學者張丹丹:拒絕“閱讀異化”,關注有品質的好文字

“希望‘閱讀有趣且有營養’成為家長們的共識,要讓青少年回歸紙質閱讀、傳統閱讀,走出淺層次閱讀、碎片化信息的舒適圈,走入真正有深度的、有品質的文字中去。”

在7月2日舉行的“閱美湖湘 點亮成長”湖南省首屆中小學閱讀教育論壇上,學者、主持人張丹丹從傳媒人和學者的角度,闡述了自己關於閱讀的思考,也號召青少年要以優質閱讀滋養自己的生活。

張丹丹是資深電視人,如今又成為了高校老師。張丹丹說:“雖然身份發生了轉變,但是有一個東西沒有變,傳媒人和學者始終有一個共

數字化時代下,青少年如何沉下心來閱讀?張丹丹表示,碎片化閱讀和淺閱讀影響閱讀品味,她呼籲青少年發掘閱讀興趣,重視傳統閱讀、深度閱讀,提升閱讀品味與思辨能力。“數字時代到來,隨着電子產品的普遍使用,我們當下的閱讀環境被干擾了,出現了閱讀異化的現象,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淺閱讀流行。10年前,我們原本以為閱讀會是一個立體的、系統的方式呈現,但時下在電子產品被泛濫使用之後,我們人類的行為發生了改變,碎片化閱讀和淺閱讀成為了常見的閱讀方式。”

張丹丹說,在閱讀異化的背景下,淺閱讀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現象,第一就是功利性的閱讀,第二就是投機主義的閱讀。功利性的閱讀,就是為了分數,閱讀就是為了我要做這個題,我要得這個分,但事實上,孩子們沒有相應的大量

“我呼籲老師們在小學教育期間,以及初中教育期間,一定要大膽地、大聲地向我們的家長學生,普及一個觀念,一定要去讀原版,不要讀簡版名著……不能為了成績好而去讀書,成績好本身是順帶完成的,讀書獲取的長期的目標,才是孩子、家長、老師應該感知的。他讓你具備一個基本的審美能力,讓你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在這個時代極其了不起的綜合信息、創新的能力,當然更重要我覺得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大家更多需要發生的就是警惕投機性閱讀,這種閱讀沒有任何意義。”

張丹丹說,希望“閱讀有趣且有營養”成為家長們的共識。“我們提倡每個家庭都置辦一個和孩子身高等高的書架,在書架上放置適合孩子年齡閱讀的書籍。”張丹丹認為,“用豐富有營養的閱讀去給予孩子們成長的知識,是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的。要讓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喜歡上閱讀。”

張丹丹建議,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把號召閱讀的聲音傳播得更遠,把這些孩子的興趣轉移到書本閱讀上來。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倡導全民閱讀就是要充分發揮親子閱讀在傳遞良好家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培養家庭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習慣。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