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扇耳光,怒摔手機!終於把13歲女兒逼到休學……

當孩子看到父母肯承認錯誤的時候,他們以後會更加尊重父母的觀點,因為他們知道父母也尊重他們的觀點。

作者 | 於惠 幸福雙翼學員

坐標 | 山東青島


大女兒今年13歲,上初一,沉迷手機遊戲,無法自拔,是個狂熱的手機遊戲迷。


自從被她爸狂扇耳光、怒摔手機後,她就再也不出門,也不去上學了。


7月6日

孩子休學的第42天


我們有了二寶之後,就有意無意忽視了大女兒,也不知何時起,也不管教玩手機的她。


漸漸地,她與手機越來越親密,與我們家人的關係越來越冷淡。連她的妹妹,我都恨不得把她塞回我肚子里。


小學課業負擔比較輕,雖然玩手機遊戲,她還是可以應付的。


升入初中後,我們尊重大女兒的意願,進了比較注重學習的私立初中,課業負擔和之前相比,重了很多。


有玩手機和學習的矛盾,就有我對孩子控制。家裡天天爭吵不斷,甚至隔三差五就大打出手。


親子關係降到冰點,特別是她與爸爸,從來不說人話。我感覺家都快散架了,我也不知道,那段日子,我是怎麼熬過來的。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深知大方向是正確的。只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給自己時間和信念,我的小孩一定能夠重回正軌。


在幸福雙翼里修鍊自己,成長自我,以強大內心力量,回饋家和社會。


7月9日

孩子休學第45天


十點半,大女兒手機斷網了,要求我給她打開網絡。我們約好,只要完成今天的數學作業,就給她上網。


大女兒如約完成,那時已經十一點多,我不想女兒太晚睡覺,就提出只打開半個小時的網絡。


這句話一說出,她大聲叫喊:“不是說打開網絡嗎?為什麼是半個小時?不是說都打開網絡嗎?”


我意識到我跟女兒的理解有偏差,嘗試跟情緒暴躁的女兒解釋,她更加生氣。


見勢不妙,我就閉嘴,跟她說:“孩子你先冷靜一下,平復情緒,之後我們再談。”


女兒還是不依不饒,推搡我。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不可以再激怒她,我就慢慢坐下,一句話不說。


大女兒的怒火無處發泄,把在一旁的妹妹揍了一頓。過了一會兒,大女兒撂下一句惡狠狠的話:“我以後再也不聽你的鬼話了!”她就摔門而去,鎖上自己的房門。


看着委屈的二寶,怒氣沖沖的老大,喝酒還沒回家的老公,我的火氣就上來了。


我轉念一想:帶着這個情緒,我能解決好問題嗎?我深呼吸,想着平衡情緒課程里的“紅燈暫停,及時止損”


此時不能帶着情緒傷害二寶,我停止對老二的埋怨,把她送到姥姥家,我再回來與老大好好溝通。


送走二寶,我更加平靜了,思考在這個事件里,老大有什麼值得肯定的地方?


進老大房間,看到孩子還撅着嘴。我就上去求抱抱,她嫌棄地推開我,我仍然堅持抱抱孩子。


看到她神情舒展開了,我開始肯定大女兒做得好的地方。


比如,妹妹再次激怒她的時候,她忍住沒有再次打妹妹,能夠及時止損,控制自己的情緒,走開了。


我又對她表示關心,把限制上網時間的原因告訴她,說:“媽媽是因為擔心你的眼睛,你的身體健康,這是我的底線。我很愛你,不想你生病,我會心疼你的。”


大女兒也沒之前那麼抗拒,開始跟我聊起天,母女倆心結鬆開,內心也就舒暢了。


我和孩子的矛盾,解決得也不完美,但至少與孩子的親情鏈接沒有斷裂。情緒雖然爆發了,但及時地覺察,平衡情緒,結果還是好的。


通過最近的學習,我發現所學的這些理論和方法,實際用起來還是不夠熟練,踐行得不到位,還需要刻意練習。



7月12日

隊友,在悄悄改變


昨天晚上,隊友本來是值班不回家,卻悄咪咪翹班回家一段時間。


我問他怎麼回家了,他說回來看看孩子們。老大不讓人省心,老二又生病了。在這之前,他是絕對服從命令,嚴格執行,值班絕不離崗的。


我隊友,一個有責任心和擔當的男人,細心周到是他最獨特的優點。


在我看來,這個優點也是缺點,他太過於仔細、細心,讓我自慚形愧,跟他比起來,我怎麼這麼粗心大意。


自從學習幸福雙翼之後,我的確改變了很多。穩定情緒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和孩子的溝通也順暢許多,與隊友相處時,也不會有太多怨氣,而是就事論事,心平氣和地交流。


我的改變,換來家庭氛圍的融洽,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都更加平和了。


要知道,學習之前,我在家裡是“河東獅吼+怨婦+暴躁老媽”模式。隊友一回家,就想出去逃難,回家第一句話就是“你嗓門能不能小點兒,門外都聽到了”。


我好久沒聽到隊友說這句話了。


7月22日

反反覆復


最近我的情緒比較穩定,但我的女兒又回到解放前了。


也不知道是我說錯了哪句話,或者是隊友總是提醒女兒寫作業,讓她厭煩了,這個青春期小孩繼續沉迷遊戲,無法自拔。


但是,孩子目前對待遊戲的態度,有所轉變,更加看中遊戲過程帶來的體驗,而不是結果,不像之前,輸了遊戲會遷怒家人,這就是進步啊!


女兒和家人的說話態度,更加平和了,之前跟仇人一樣,咬牙切齒地說話。


有時候,我給她提出的建議,她也會採納,之前張嘴就只會叫我滾。


女兒兩個月沒上學,她也會難受,很難一下子適應過來,需要慢慢來。我也沒有強制她必須寫作業,畢竟強求不得。


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每天進步一小步,1.01的365次方等於37.8。


成長自我,挖掘自我的潛力,探尋成就孩子的無限可能


9月6日

與女兒一起看最後一課


聽最後一節自信心輔導課時,大女兒竟然要求跟我一起學習。


我及時肯定她:“你現在的思想覺悟很高嘛!”


女兒驕傲地說:“媽媽,其實有些道理,我也是知道的!”


我給女兒豎了一個大拇指。


我們一起看老師講了兩個案例之後,我對女兒說:


“媽媽不希望你願意去上學,是以拿到手機為前提的。我覺得把手機、學習、生活這些方面平衡好,協調好,是需要終生練習的一種能力。”


現在開學了,女兒仍然不肯去上學,所以手機被他爸沒收了,只有周末兩天可以玩。


有時候,孩子會抱怨說“你們都不相信我”,有前車之鑒,我們不敢再試錯了,隊友就打算用手機要挾孩子上學。


我的觀點是,逐步讓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減少對手機的依賴。我帶着我的立場,也在配合隊友做這方面的建設。


女兒休學在家,我只做建設性的事情,只說建設性的言語,只是真誠地肯定到她,爭取填坑,不再挖坑。


在親情鏈接繼續努力,在人格培養重點引領,知識方面需要孩子上學後再努力。


這個“親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識第三,按次序進行,一個都不能少”的總方針,還需要跟隊友好好解讀一下。


隊友至始至終都看重知識方面,慢慢來吧,人都會成長的。


9月19日

我的自信心之旅——終極復盤


經歷了兩個月的自信心課程的熏陶,我的家庭氛圍越來越溫馨,家庭成員之間更加和睦,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


學習家學的初衷,是為了青春期大女兒,為了自己成為更合格的媽媽和孩子人生的引領者。


結果是全家人受益,當然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


在練習自信心三大法寶中,我先以身試“法”,再運用到孩子身上。


比如我最常使用的341肯定法,用內341肯定法覺察自我,對自己進行全方位的肯定。


昨天中午,老公埋怨我做飯慢,耽誤下午一起出門,張羅大女兒轉學復學的事情。


老公對我媽說:“她做飯總是這麼慢,你看看,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弄了兩個小時了!”


這點小事情,要擱在以前,老公絕對遭我一頓臭罵,還會波及到他人,不良情緒會一直蔓延,甚至還會升級。


但是這次,我沒有說話,裝做沒聽見,一邊炒菜,一邊用內341肯定法,心想:


“老公也沒學過家學,原諒他吧!畢竟他的內在動機,是為了快點吃完午飯,早點出門辦事。


他這次就只說了這麼一句不中聽的話,不像以前那樣,喋喋不休。以後找個時機,跟他真誠地溝通一下,告訴他我的內心感受。”


我內心的波瀾,就這樣恢復了平靜,我不動聲色地轉化了情緒。


反倒是大女兒走過來,替我打抱不平:“媽媽,爸爸總嫌你做飯慢,別理他!”


孩子這是過來安慰我的,突然感覺幸福感爆棚


隊友雖然還是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但大女兒說,爸爸現在變得比以前好多了。


我學習的初衷,讓我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我的目標是讓愛在家裡流動起來。看來現階段已經實現了,下一個目標又會是什麼呢?我很期待!



這位媽媽用兩個月時間,一點一點修復親情,幫助休學了近100天女兒,重返校園,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當下,不少家長為孩子玩手機這件事而煩惱不已。鎖手機、斷網絡、看到就罵、不還就搶……有沒有想過,錯的也許不是手機,而是我們對孩子的態度


用我們高質量的陪伴,換回手機的陪伴,孩子才會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看完今天文章,你有覺察到自己對孩子玩手機,是怎樣的態度呢?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