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山還是草芥?她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這句話相信很多人聽到都不陌生,這是華坪女子高中的校訓,張桂梅校長說,女高的校訓能使孩子們變得更加自信,給予她們更多走出大山的勇氣。


“把大山女孩送入大學”是張校長多年來的追求。

幾十年來,她堅持用紅色文化教書育人,讓孩子們從心中愛黨、愛國。

在華坪女子高中,五星紅旗的光芒始終閃耀。


建校之初,生源不足、資金有限、環境簡陋是她每日都要面對的難題。

她幾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為了讓學校繼續開辦下去,她像討飯一樣去湊錢。

為了讓學生繼續讀書,她不顧面子多次登門,只要學生想讀書,就算被學生家長指責為干擾家庭,她也不退縮。


她是2000多名大學生的前校長、是172名孤兒的媽媽、是“感動中國”的榜樣。

可是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


是的,她是教師,但她不僅僅只是教師,她是值得萬千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教師、警察、醫生、律師…華坪女高建校以來,許許多多的大山女孩從這裡出發,飛向盛大且遙遠的未來。

張桂梅校長曾說:“我要把她們送出大山,飛得高高的。”


如今,這些女孩們早已翱翔。

在她們夢開始的地方,每年都會有不同的女孩們欲振翅、欲高飛。


2007年,張桂梅作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開會。

當時,她的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故事將她想創辦女高的夢想傳播開來。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2008年9月,華坪女子高中迎來了第一批新生。


“是黨的關懷成就了華坪女子高中,華坪山區女孩能接受教育是黨的光輝照邊疆的真實體現,所以不管多難多苦,我都帶着黨員老師堅守這塊教育扶貧的陣地。”張桂梅堅定地說。

灼灼之心,讓我們看到了夢想的力量,看到了黨的光輝。

這些年,張桂梅校長忍着病痛的身軀,始終堅守在那片略顯貧瘠的土地上。


2021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給予張校長的頒獎辭是: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 ,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 ,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 ,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有人笑她天真,有人不理解她的執拗,但她確確實實地改變了無數山區女孩的命運,那些不可能,都已變為可能。

張桂梅老師像一盞照亮深山的燈,又照亮了千萬盞,明亮了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