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教老師18年堅守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張榮花為孩子們進行口語訓練。 張榮花供圖

中新網呂梁7月27日電 題:山西特教老師18年堅守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作者 吳瓊

“18年來,在教授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學習,盡最大的努力教給孩子們更多東西。”山西呂梁文水縣特殊教育中心學校教師張榮花27日說,“只有真正地接受他們,才能在教育過程中,給他們所需要的,讓孩子們的生活盡量趨於正常化。”

在張榮花的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未能擁有和同齡孩子一樣的智力、聽力等,一些孩子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也無法自理。作為一名特教老師,守護這些“折翼天使”是其從教18年來堅持做的事情。

打開溝通的“牆”

2003年,21歲的張榮花走上特教老師的崗位。由於大學時學習的是特殊教育專業,手語、盲文、簡單的遊戲教學法等都學過,來之前她本來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可來到學校後,她發現僅僅掌握理論知識,缺乏實際教學的經驗,很多問題難以解決。

“剛來時,我帶的是聽障班,很多孩子發音模仿能力很差,和孩子們交流時,說話聽不懂,使用手語又無法理解。”張榮花說,難以和孩子們溝通,成為她面臨的首要難題。

為了打通這堵“牆”,張榮花邊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自己慢慢摸索,和孩子們同吃同住。“通過給孩子們觀看視頻、圖片,情景再現其中的場景,和孩子們進行簡單的溝通。”張榮花說,慢慢地,等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通過日常生活的交流,孩子們理解能力也得到提升。

送教上門圓上學夢

每周五,學校的老師們會參加送教上門,為不能自理或者有其他困難而無法到校的孩子們上課。張榮花告訴記者,送教上門不單是為孩子們送知識、送康復技能,還要給家長們講述國家政策,幫助家長給予孩子們正確的家庭教育。

“我是負責信賢村和北安庄村,為兩個孩子教學。”張榮花說,“信賢村的這個孩子,患有腦癱,不會說話,教學中我注重孩子的口部訓練;北安庄村的這個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我就從和孩子進行簡單的溝通入手,慢慢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

幫孩子們融入社會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學校開設了手工、康復、家政、閱讀等特色課程,開發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

從不會與人溝通到逐漸懂得表達自己的意願;從生活不能自理到學會自己洗碗、洗衣服、包餃子等;從依賴家長、老師到進入職業技能學校,學習按摩、做糕點,掌握一技之長……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具備了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

如今,張榮花教授的孩子中,有的考上大學,有的成家立業。張榮花表示,“作為一名特教老師,看到孩子們取得進步,尤其看到他們能自食其力,這就是我最高興、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