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
繼美國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後,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繼續向哈佛發難。他要求哈佛大學提交全體國際學生的“姓名與國籍”信息,否則聯邦政府將可能不再繼續向哈佛大學提供新的撥款。
根據哈佛大學的數據,截至2023年秋季學期,國際學生占該校學生總數的27%以上。目前,哈佛大學招收了近6800名國際學生和學者,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在攻讀研究生課程。“禁招令”下,這些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這是5月23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拍攝的哈佛大學校園。(圖源:新華社)
海圖智庫專家朱信榮表示,哈佛大學仍有很多操作空間。
5月23日,哈佛大學已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立即阻止美國政府作出的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決定。
哈佛大學在訴狀中表示,將該校從國土安全部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中除名的決定違反了法律,請求法官立即阻止國土安全部長諾姆的命令。
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
對此,朱信榮介紹,哈佛大學決定用法律武器來反制特朗普政府的措施,是很自然的舉動,實際上也是最後維護自身招生飯碗的方式。“從特朗普政府將國際招生資格這個工具政治化,針對哈佛大學這個背景看,法院還是有可能會支持哈佛大學的主張的,只是涉及司法,官司的進程可能會拉得很長,一年兩年都有可能,而特朗普政府如果一審敗訴,恐怕也不會善罷甘休,進一步拉長官司鬥爭的進程。”
漫長的訴訟,可以為留學生爭取到更多時間。
“如果哈佛大學在訴訟中失敗,對美國諸多高校來說都會是很沉重的打擊,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可以隨時以不同事由,就取消大學招收留學生的資格。”朱信榮說,“目前猜想的一種比較壞的可能,是現有在校留學生仍能夠完成學業,但是他們很難留在美國就業,當然更壞的可能是全部外國留學生都無法完成學業,這就會對美國龐大的國際留學生管理構成很大的混亂,而這也將是政府給自己招來的麻煩,不只是各大學頭疼的問題了。”
正如朱信榮所言,美國教育委員會負責政府關係的副會長薩拉·斯普雷策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只是哈佛,整個美國都深受其害,許多高校,比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收到了美國國會和政府的調查威脅。
斯普雷策說,她擔心准入學的國際學生覺得來美國風險太大,從而導致學生數量開始下降,而國際學生去年一年就給美國帶來了43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哈佛大學校長加伯在最新一份聲明中譴責政府的“非法和無理行為”,稱這種行為危及了該校數千名學生和學者的未來,也給全美高校的國際學生和學者敲響了警鐘。
為什麼特朗普要堅持對哈佛大學下“禁招令”?
朱信榮表示,特朗普跟哈佛之間的矛盾,其實就是特朗普長期與美國政治建制派和傳統精英矛盾的其中一個縮寫,是透過之前美國高校中的反以色列示威等政治表達問題顯現出來的。
特朗普政府此前暫停了給哈佛大學的政府撥款,主要原因也是認為哈佛“在防止反猶意識形態上”不到位,這次就是殺雞儆猴,要其他美國高校都要看到在政治議程上和特朗普對着乾的結果。
朱信榮說,特朗普並不在乎這件事情是不是有損於美國的國際形象、對外吸引力、軟實力等問題,而主要是把它作為一個國內政治議題來處理,想要“撥亂反正”打擊傳統精英。
極目新聞記者 李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