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記者從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獲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優化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提高作業育人水平的通知》當日發布。

《通知》明確,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建立“小學每周一天無作業日,初中每周一天無書面回家作業日”的制度。
以下為通知全文:
各區教育局,各有關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上海市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要求,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持續鞏固“雙減”成效,切實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在實施已有作業管理措施的基礎上,現就優化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提高作業育人水平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發揮作業育人功能
學校作業是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布置給學生利用課堂教學以外時間完成的學習任務,是學校育人的重要載體。
堅持“五育”並舉。樹立正確的育人價值導向,守牢作業的政治安全底線,合理安排學科作業與德育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欣賞、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素養全面提升。
堅持教學評一致。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基於課程標準進行教學、作業、評價的一體化設計與實施,防止教學、作業、評價脫節,整體提升課程實施效果。
堅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加強作業差異性、選擇性供給,不斷提高基礎性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每個學生成長。
堅持素養導向。積極探索跨學科、實踐性、探究性、開放性作業,合理利用數智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二、切實提升作業實施質量
科學設計日常作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日常作業設計,體現目標明確、內容科學、難度適切、類型多樣、時間合理等要求。學校考試範圍、考試內容要基於課堂教學與學生作業,考試難度要與平時課堂教學、作業保持一致。積極探索數智技術在作業設計、批改和反饋等方面的科學合理應用。
規範作業布置要求。教師一般應在校內布置作業,布置前要對擬布置的作業完整試做,布置時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任務要求。要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認知特點、意志品質等方面的差異,通過加強作業內容的選擇性、提供不同的作業完成輔助、鼓勵多樣的作業完成方式、靈活應用不同的批改反饋方式等,不斷提高作業布置的合理性和針對性。
注重作業完成指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完成作業的習慣、方法等方面的指導。要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客觀如實呈現作業結果,指導學生作業訂正的方法。要加強對學有困難學生的針對性輔導和綜合性幫扶,不斷提高這些學生課程學習和完成作業的能力。要指導學生、家長科學合理使用作業輔助用具,防止簡單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獲取作業答案,避免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
加強作業批改反饋。教師要按時收查、認真批改作業,科學分析並及時反饋作業完成情況。作業批改要正確規範、評語恰當。對於動手實踐等非書面類作業,要注重作業完成的過程性與真實性。要強化作業批改、分析、反饋的促學促教功能,提升集體講評、個別面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於學生未完成作業的情況,要通過師生溝通、家校協作等途徑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幫助學生跟上教學進度。
三、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
規範作業時長和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推動設立“無書面作業日”。推動學校逐步建立“小學每周一天無作業日、初中每周一天無書面回家作業日”的制度,保障學生適量運動和正常休息,引導學生用好課餘時間多和大自然接觸,到社會場館中學習,與家長一起遊戲、運動等,讓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優化學生作業本設計。指導學生每天在各學科作業本上記錄作業日期、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實際完成作業時間、作業感受等信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和高效管理時間的能力。
完善作業管理調控機制。逐步推行教師作業記錄本管理制度。教研組和備課組要集體研製作業內容,嚴格把關書面作業和非書面作業的數量、時間和難度等;年級組要建立對不同學科作業總量和時間的統籌調控機制。學校要建立定期對每天公示的學生作業、實際布置的學生作業和教師作業記錄本開展一致性檢查等機制,記錄檢查情況,對於不一致的要進行批評教育、及時糾正。要定期聽取家長和學生關於學校作業的意見與建議,不斷改進與提升學校作業設計、實施與管理水平。
四、健全作業管理服務體系
市教委加強對中小學作業的統籌管理,支持市教師教育學院(市教委教學研究室)牽頭組建中小學作業研究與監測中心,開展作業的日常研究、指導、服務與監測工作;組織開展作業設計比賽與展示活動,總結、推廣作業改革經驗,研究解決作業真實問題,提高教師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逐步建立市、區、校協同聯動的作業監測預警通報制度,將學校作業管理等情況作為對各區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鼓勵區、校探索運用數智化作業管理平台,提升管理實效。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符合本區實際的學校作業長效管理機制,將作業管理情況納入學校規範管理工作範圍。各區教育學院要組織開展作業領域的專題研修,將作業設計、實施與管理統籌納入教研、科研和師訓範圍。
學校要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作業管理制度,明確作業管理權責和對教師的工作要求,有效落實規範化的作業備案、公示、檢查、預警、通報等制度,全面提升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本文件自2025年5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
2025年4月24日
附件: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負面清單
1.作業內容不得超出課程標準要求,不得布置超量作業,不得隨意拔高作業難度。
2.不得布置無效的重複性作業,不得布置形式化的作業。
3.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家長對作業本、作業成果等進行包裝。
4.不得使用帶有侮辱性、嘲諷性的言語或符號批改、反饋作業。
5.不得根據作業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不當懲戒。
6.不得要求學生利用課間完成作業,不得佔用學生體育、藝術、勞動等課程時間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
7.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家長給學生布置作業。
8.不得要求學生、家長打印學校布置的作業或違規收取相關費用。
9.不得以作業輔導等名義利用雙休日、寒暑假時間進行集體補課或變相集體補課。
10.不得以教學用書目錄以外的教輔材料代替日常作業或寒暑假作業,不得將寒暑假作業完成情況與新學期學籍能否註冊等相掛鈎。
來源:上觀新聞、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