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雷蕾
4月12日,由武昌工學院與智慧樹網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時代民辦高校教育教學數智化轉型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20餘所民辦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武昌工學院,圍繞“ai賦能教育教學”主題,分享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共同勾勒民辦高等教育數智化轉型的新圖景。
武昌工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方國平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正重塑教育生態,民辦高校需以“主動變革”回應時代之問。該校以“五維一體”策略率先破局,通過升級智慧教學環境、深化專業課程建設、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管理與評價、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努力構建智能化、個性化、精準化的教育教學新生態。
在專家報告環節,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教學名師何炎祥教授,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周俊偉教授、武昌工學院副校長張建華教授、智慧樹網知識圖譜事業部總經理錢海、武昌理工學院校長助理王鋒教授、武漢學院教務處處長韋瑋教授、武昌工學院教授黃玉蘭教授等七位專家,他們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多維度分享了數智化教育教學的前沿理念與實踐案例。
“現在備課就像有了‘智能助手’,ai不僅能根據學情自動生成課件框架和拓展案例,還能實時推薦差異化的教學策略。”武昌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黃玉蘭教授坦言,ai輔助教學全環節讓她的備課效率提升了60%。“以前批改全班作業需要3天,現在系統自動識別錯誤並生成分析報告,1小時就能完成,能騰出更多時間一對一指導學生。”在智慧教室授課時,她更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平台動手實踐。“在c語言程序設計的實驗環節,ai可實時反饋代碼錯誤,學生不再害怕‘敲代碼’,課堂互動率提高了35%。”
面對數智化轉型中的共性挑戰,圓桌論壇上,武漢晴川學院副校長夏力、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副校長董妍玲、漢口學院副校長程光文、武漢傳媒學院副校長曹琳、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副校長徐擁華圍繞“ai+具體應用”展開了討論。他們結合學校的探索和實踐,為大家帶來從“平台建設”到“教學創新”,從“教師發展”到“治理優化”的全方位分享。
“唯有以學生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才能在數智化浪潮中錨定航向,培養出適應未來的‘智慧創新人才’。”武昌工學院副校長張建華教授在閉幕致辭中表示,此次研討會不僅是一次經驗分享會,更是民辦高校在ai時代的集體宣言。這既是民辦高校的使命擔當,更是高等教育擁抱未來的鏗鏘足音。
(圖片由通訊員陳宏宇、滕愛佳拍攝)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