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向一帆
通訊員 鮑妮
“每次抽盲盒決定當天的活動時我都特別期待,不知道我能代表班級抽到什麼有趣的活動!”最近,武漢市漢陽區西大街小學江景園校區的同學們每天都期盼着一件事:“抽盲盒”。
原來,為了讓每天下午七八節的課後體育時間更加豐富有趣,該校體育老師給學生玩了一些新花樣:他們將準備好的體能遊戲裝進“盲盒”讓學生抽取,抽到什麼遊戲,同學們當天就能根據盲盒的內容玩起來。新鮮又緊張的“開盲盒”,成了同學們每天在校時最期待的事。
抽地塊“開盲盒”,學生樂翻天
3月26日下午4時許,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西大街小學三(3)班的雷謹言迅速整理好書包,來到操場門口排隊等待遊戲。當天早會,雷謹言代表全班抽到的是位於操場側面的第三地塊。他很期待當天的遊戲內容,直到聽到老師宣布三號地塊的遊戲是往返障礙跑,雷謹言和同學們興奮地喊了起來。
“1,2,3,預備,跑!”老師一聲令下,雷謹言和同學們依次排隊,跨過障礙物,奮力奔跑向地墊,在爬過3米長的地墊後,同學們奔向中點並奮力折返回終點,與下一棒的同學擊掌完成接力。
為何會將每天的體育運動時間變成“抽盲盒”的形式?該校副校長鮑妮介紹,一方面是學校積極響應“每天運動一小時”的號召,同時也因為學校場地資源緊張,無法滿足全校學生同時進行體育活動的需求。為此,學校體育組精心策劃,將下午課後服務的自主學習時間進行了重新規劃,以班級為單位,採用“開盲盒”抽籤的方式確定每日參與體育活動的班級,實現錯峰使用場地。
“例如當天有5個班被選中,大課間時間5個班的同學們會集中‘抽盲盒’,選定當天的運動內容。”鮑妮說,每天大課間時,學校會公布當天按照課表安排、課後服務時間可參與活動的班級。參與的班級一般為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以補充當天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每天參與“抽盲盒”的班級不超過9個,所以學校提前將體育場劃分成9塊,在課間供學生抽取。
在快樂運動中提升身體素質
其實,在安排運動項目時,西大街小學的體育老師們也花了許多心思。“我們在設計體育活動的時候,充分考慮了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該校體育老師王文娟介紹,由於校區的學生是一至三年級。在設計遊戲時對於低年級學生,趣味性被擺在首位,以身體協調性和靈敏性為基礎,着重鍛煉他們的體能。學校共開發了10種類型的遊戲,包括球類、神梯、體操海綿棒、小墊子、板件、小跳欄等器材組合類遊戲。通過這些器材,低年級學生可以進行如先跳、再爬、蛇形跑、繞圈跑等趣味活動,在快樂運動中提升身體素質。
而對於三年級的學生,遊戲設計則更具針對性。除了趣味性,還增加了對特定身體素質的訓練,例如利用電子設備進行腰腹訓練,藉助海綿棒等器材增加跳躍練習的難度,以此強化學生的核心力量,實現進階性的訓練。
不僅學生玩得開心,當天班主任老師還會把抽到的號碼對應,提前在家長群公布場地及活動內容。該校體育組每月會更新兩次遊戲內容,保留受學生喜愛的項目,替換操作困難的項目,讓活動始終充滿新意。儘管場地位置固定,但活動內容會不斷變化,配合精心準備的道具,確保學生在活動中能夠充分出汗,達到鍛煉效果。此外,對於未抽到參與當天體育活動的學生,學校也有相應安排,他們可在校內完成作業,落實了減負政策。
為了確保學生運動時間,西大街小學也費盡心思。除早上40分鐘的大課間能保證全體學生參與鍛煉外,在課程安排上,學校對不同年級有不同規劃。如一二年級每周設置4節體育課,再加上一節專門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可確保每天有一節體育課。三到六年級由於體育師資尚未完全到位,目前至少保證每周4天有體育課,結合大課間活動,平均每天的運動時間也能達到一小時。這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解決了場地受限的問題,更讓體育鍛煉成為學生們每天期待的歡樂時光,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堅實保障。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