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大學免費課背後,是誘導購課的驚天套路

2025年02月13日18:00:23 教育 4740

警惕!這些免費的老年大學課程,有可能是消費陷阱!

警惕!老年大學免費課背後,是誘導購課的驚天套路 - 天天要聞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體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老年大學成為了許多老年人提升自我、豐富生活的選擇。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卻盯上了這個市場,打着“老年大學”的旗號設下消費陷阱。湖南邵陽68歲的退休工人張先生和陝西65歲的退休幹部王先生,就不幸掉入了這樣的陷阱。

張先生平時身體不太好,聽說小區附近的一所“老年大學”開設了“中醫養生課”,便報名參加。起初,課程圍繞中醫養生知識展開,張軍覺得收穫頗豐。可幾節課後,畫風突變,老師開始推銷一種號稱“包治百病”,對老年人慢性病有奇效的“神奇保健品”,還稱這是“獨家秘方”,市場上買不到,只有通過他才能買到。

警惕!老年大學免費課背後,是誘導購課的驚天套路 - 天天要聞

在老師的不斷“洗腦”下,張先生花了近萬元購買了半年的用量。然而,服用一段時間後,他不僅沒有感到身體好轉,反而出現頭暈、噁心等不適癥狀。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的張先生,試圖聯繫老師退款,卻被以“個人體質問題”為由拒絕。“這些錢是我攢了好幾年的積蓄,沒想到就這樣被騙走了。”談及這次經歷,張軍懊悔不已。

警惕!老年大學免費課背後,是誘導購課的驚天套路 - 天天要聞

無獨有偶,愛好攝影的王先生也遭遇了類似的騙局。退休後的他報名參加了一所宣稱是“民辦老年大學”機構的攝影課。起初,課程主要是攝影基礎知識,可沒上幾節課,老師就頻繁推薦一款高端相機,稱“只有用這款相機才能拍出好照片”,還表示原價兩萬多元的相機,通過他能拿到內部價,只要1.5萬元。

警惕!老年大學免費課背後,是誘導購課的驚天套路 - 天天要聞

王先生動了心,但手頭錢不夠,老師竟“熱心”地幫她聯繫貸款公司,讓他分期付款購買。“我當時覺得老師是為我好,沒想到買完相機後,課程內容就變得敷衍,老師也不再耐心指導。”更讓王曉峰苦惱的是,每月的還款讓她不堪重負,而當她想轉賣相機時,又因是二手貨價格大打折扣。“我現在真是騎虎難下,既學不到東西,還要還貸款。”王曉峰無奈地說。

記者調查發現,張先生和王先生參加的“老年大學”均非政府辦學,而是一些民辦教育機構。這些機構利用老年人群體防範意識薄弱、信息不對稱等特點,把推銷課程包裝成“學習機會”,以“免費體驗”“名師授課”“收穫頗豐”等噱頭吸引老年人報名,再通過“飢餓營銷”“情感綁架”等手段,誘導老年人掏錢購買高價課程或相關產品。

警惕!老年大學免費課背後,是誘導購課的驚天套路 - 天天要聞

在此,提醒廣大老年朋友,在選擇老年大學課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選擇正規的、有資質的辦學機構,避免陷入消費陷阱。同時,子女們也應多關心老人的生活和消費情況,幫助老人增強防範意識,守護好他們的養老錢。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