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幼兒園小學化”,還需逐級化解壓力丨九派時評

2024年11月11日20:50:26 教育 5896

文/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白駒




11月1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新出台的學前教育法。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介紹,將進一步提高保教質量,繼續深入開展清理整治,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等不規範辦園行為。



所謂幼兒園“小學化”,是指將小學的教學和評價體系移植到幼兒園裡,讓幼兒在進入小學前就學習小學知識,接受相應考核。一些幼兒園配置所謂“幼小銜接班”,甚至展開考試,成為“小學化”的重要標誌。本該在幼兒園度過無憂無慮時光的孩子們,過早背負起沉重的課業負擔,是典型的拔苗助長,不僅有損幼兒身心,也違背教育規律。



糾正“幼兒園小學化”,還需逐級化解壓力丨九派時評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教育部多次推出新規,叫停幼兒園“小學化”。2018年7月,教育部發出《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2015年11月,教育部表示,將嚴查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只是,多年下來,這一現象依然存在。11月10日媒體報道,有上海家長發帖稱,在某幼兒園家委會上,園方表示“將從中班開始選拔孩子進理科班”,並分享了班型、課程以及收費標準等。不少網友表示震驚,“幼兒園已經卷出了新高度”。



幼兒園“小學化”問題何以生生不息?這是一個多重因素促成的問題。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信奉“多學”“早學”“搶學”理論,不少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為了應對招生競爭,迎合家長心理,主動“小學化”。更大的問題是,一些小學特別是名校招生時要求過高,壓根不選零基礎的幼兒,“倒逼”家長和幼兒園不敢輸在已經大幅提升的“起跑線”上,想方設法給幼兒“加碼”。這種氛圍下,幼兒園“小學化”呈現出惡性循環之勢,裹挾着幼兒、家長一同瘋狂前進。



糾正幼兒園“小學化”,既要重點解決明面上的問題,把那些明目張胆開設的種種“幼小銜接班”“理科班”給取消掉,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更要堅持源頭治理意識,堅決反對“小學從二年級開始”等怪相,讓孩子們可以在一個相對公平理性的機制中進入小學階段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小學從二年級開始”等現象客觀反映出“應試教育指揮棒”對於小學階段的“壓迫感”。小學階段學科知識難度的提高所帶來的壓力,當然也會分解到小學對幼兒的選拔和引導層面。因此,我們也不能把賬全算給“小學”。顯然,“小學中學化”“中學大學化”和“幼兒園小學化”的源頭是一樣的。



堅持全面治理、逐級化解壓力,成為深層次治理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既要推崇和落實以人為本、由易到難的教育理念,反對各種無序“加壓”,也要從技術層面做出改變。



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小學初中啟用新修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在語文教材修訂中,注重加強幼小銜接,調整了一年級上冊教材內容設計,以降低教材難度。這一舉措,體現出育人為本、素養導向。無疑,讓教學進度和難度回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保持合理的學習坡度,有助於釋解各個教學階段的過度壓力,逐步把過早邁出的腳步收回來,為我們的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跟着漢字游玄武,外籍學生刻“寧”字品漢字博大精深 - 天天要聞

跟着漢字游玄武,外籍學生刻“寧”字品漢字博大精深

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新月 文/攝)“你好玄武!”“我愛南京!”“漢字真美!”7月10日下午,“跟着漢字游玄武”活動在明孝陵博物館舉行。南京理工大學2025“錦繡江蘇”國際暑期學校的20名外籍青年學生體驗了南京非遺項目金陵陶印。
28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 天天要聞

28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7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網站發布公告,對28名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第三十條第一款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五款等有關規定,經2025年7月2日校長辦公會議審...
英語、數學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學? - 天天要聞

英語、數學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學?

在小學階段,由於學習的課程較少而且極簡單,一般不需要提前自學,有些學生超前自學以後,失去了新鮮感,上課不再集中注意力聽講,養成了很壞的聽課習慣。但進入初中以後,我們突然要學習七門主課,到了高中以後,每科的難度又直線上升,這個時候超前自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