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可以豐富人生的閱歷。初中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十分重要,我們教師要利用好每一個機會來展開深入地閱讀教學,培養中學生們良好的文學素養和閱讀能力。楊絳的散文《老王》中,楊絳回憶與車夫老王的交往,展現特殊年代中閃光的人性之美,謳歌人與人之間珍貴的友情,也表達了對不幸者的悲憫以及對自身的反省。我抓住文眼“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來深入閱讀,當學生找出作者及家人對老王友好的表現之後,我進一步引導“既然我也關愛老王,為何文中還說愧怍呢呢?”,學生很快找到,文中老王臨終給我送香油和雞蛋的那個環節,作者的表現如下:拿錢給他、站在樓梯口看他。一級一級下樓去、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順着學生找到的語句,我再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面對老王的這種情況,假如當時是你,應該怎麼做更妥當?有的同學說當老王送東西的時候就不應該用錢去給他,因為他這個時候的狀況,應該不是缺錢的問題。還有同學說當他到家裡面來的時候,應該請他坐坐,喝喝茶,聊聊天。有同學補充說應該跟他聊聊家常,關心他的身體,因為這時候老王需要的更多是溫情,他把楊絳這一家看成是他的親人,他才會把這麼貴重的香油和雞蛋在臨終之前送給楊絳先生一家。“是的,老王到楊絳家裡送雞蛋和香油絕不僅僅是為了感謝楊絳一家地照顧,更是想要在臨終前感受來自人間的關懷。”我補充道。有同學說當老王走下樓梯的時候,他也沒有扶一把,我覺得做的不好,我們應該扶他,然後送送他。而且他去世的消息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如果你多一些關心,應該多多在他臨終的時候送去一些關愛,讓他感受到溫暖。我覺得這堂課下來,同學們學會如何做人做事,學會對社會上的不幸者,對身份卑微的人如何給予關愛和幫助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大語文”教學吧,既注重語言的訓練,又關注到學生的思想胸懷等人文性,真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