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夫妻檔”,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

2023年09月26日15:43:09 教育 1861

今年是全國第39個教師節,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頻傳喜訊,郭德芳、高慶文兩位老師榮獲青島市教學能手稱號。面對採訪,兩位老師連連擺手,稱他們只是比較幸運而已,像他們這樣在學校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老師還有太多太多。從6日起,我們推出“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優秀教師系列報道,讓我們一同走進國科校園中那些最可愛的人。

導語

有一種牽掛,是生活路上的相互陪伴;有一種默契,是工作當中的一聲加油;有一種浪漫,是與你一起並肩作戰!他們是夫妻,亦是教育人,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默默付出,他們是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的教師“夫妻檔”李傑老師和王亮老師,他們琴瑟和鳴,共育桃李。

教師個人簡介

國科“夫妻檔”,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 - 天天要聞

李傑,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現擔任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化學教研組長,高一化學備課組長。獲得濰坊市教學成果獎,縣區級教學成果獎。多次出示山東省公開課、城陽區公開課、高三複習研討課等。所教學生被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名校錄取。

國科“夫妻檔”,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 - 天天要聞

王亮,工作17年一直擔任班主任並連續7年擔任院士班班主任。曾任學校年級大備課組長、教研室主任、實驗部主任、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復讀部級部主任。先後獲得市級教學能手、市級教學成果獎兩次、出示市級公開課。所教學生多人考取清華北大浙大平均分613分。

有一種陪伴,是相互牽掛

和王亮老師一個辦公室的老師都這樣說他:“其實經常見我們主任吃方便麵,學生一般去找他都是下了課去找他,一磨蹭他就過了吃飯點了,就只能從泡麵隨便打發一下。”作為王亮老師妻子的李傑老師這樣說:“說實話他基本上不回家,他一周能回去住兩晚上,也得11點左右才能回去,早上不到6點就從家裡走,我根本見不到他。他啥也不顧,就只管工作,我們老大上初一,早上我一般就是6:45我就和老大從家裡出發,開始我一天的工作。而老二上大班就基本沒時間管了,由奶奶接送,照顧生活起居。我們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這也算是舍小家為大家吧!”說到這裡,李老師的臉上表現出了一絲無奈,也許作為老師,才是真的能體會到能照顧到班裡的每一個孩子,但就是顧不上自己的孩子的感覺吧。

而王亮老師則認為,雖然國科的日常管理很嚴格,但是用王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嚴格歸嚴格,但我們也是有人情味的大集體!”在生活上,他會給同辦公室的老師或者是由於執勤或講題打飯晚的老師,提前買好方便麵、火腿腸、鹹鴨蛋、月餅、餅乾等等這些東西。就是怕老師餓着肚子去給學生上課。

有一種默契,是一聲加油

“帶復讀確實很累,容易睡眠不好壓力大,眼睛就充血,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了,那天我跟他說你請半天假,睡上兩小時吧。”李老師說。最後王老師也還是沒請假,王老師說:“我不看一遍不放心,主要是感覺復讀真的是好多個家庭的希望。有時候看着孩子那張臉,我不認真干就覺得自己心裡過不去。”

工作中的王亮老師,非常為學生考慮,有想法並能付諸於行動,時間觀念確實很重,全心為學生考慮的一名老師。作為妻子的李傑老師說:“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工作中的英雄,生活中的傻子’,他就沒有自己的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他就是需要換洗衣服了才回家。再一個,我們就叫他‘點哥’,整天到點了到點了到點了,無論是早上吃飯還是中午吃飯,還是查宿舍,永遠都是到點了,該走了!哎我到點了你們快點!”

國科“夫妻檔”,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 - 天天要聞

王亮老師作為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復讀部的主任,他認為對於復讀的學生,不管學生因為什麼選擇了復讀這條道路,他都是從心理上挺心疼那些孩子的,他希望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讓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

有一種競爭,是並肩作戰

王老師和李老師都是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的化學老師,從教17年了。這是他們在國科的第三年,李老師帶高一三個班,兩個院士班還有一個日語班。而王老師一直是復讀院士a班班主任還兼級部主任。平時他們是同一個備課組的,討論高考題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但有時在家,他們也會因為一道化學題的解題方法而激烈地爭論起來。

夫妻二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他們經常在茶餘飯後談論着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共同探討教育之道。王亮老師就整天琢磨着學生哪裡還不夠完善,滿腦子就想着哪個學生哪一科還能再突破一下。對於咱學校復讀部的學生,他希望能夠在成績上再有所突破,去年考出了復旦大學,今年他的目標便盯上了清華北大!

國科“夫妻檔”,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 - 天天要聞

作為夫妻檔,當然也是在化學科目上的拍檔,從教17年,他們既是並肩育人的戰友,又是相守一生的伴侶。多年以來,他們相濡以沫,始終堅守在教育第一線,用雙倍的付出,踐行着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他們把最美好的時光,化作工作的無限動力。他們日復一日奔走在辦公室和教室之間,勾勒出生命的軌跡,於三尺講台之上進行生命的演出,只為培育靈魂的花株。他們默默奉獻,成為平凡而偉大的幕後英雄。

國科“夫妻檔”,教育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布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