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觀潮丨研學旅行,決不能背離教育的本真

2023年06月24日18:08:03 教育 1604

海報新聞評論員 徐坤傑

眼下,暑期即將來臨,假期如何度過?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了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熱度一再攀升。

研學旅行,不同於說走就走的一般旅行,如其名,將“研”“學”二字置於旅行之前,在“旅行”中突出“研”和“學”,其本質屬性是教育,目的在於育人,旨在讓孩子們“在路上”研有所得、學有所悟,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磨礪意志、涵養情懷。

但是,在研學旅行熱的表層之下,只學不旅、只旅不學、資質不健全甚至欠缺、霸王條款、天價學費、安全無保障等行業亂象被頻頻曝出,這與當前社會對研學旅行的高期待不相匹配。

對此,面對紛雜熱鬧的研學旅行市場,無論是地方政府、學校、相關研學企業機構以及家長,均需冷靜思考,釐清問題本源,以進行有效應對和處置,讓研學旅行沿着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走好、走長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和意義。

什麼是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作為一個詞語,已被習以為常,拿來即用。對其概念,人們很少再去問看似簡單的“是什麼”的問題。

眾所周知,概念作為一種認知工具,關係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想象。搞清楚什麼是研學旅行、我們怎樣認識和理解研學旅行、對其應抱有何種期待,至關重要,可以說,這決定着研學旅行本真的樣子,更決定着我們如何去做好、做優研學旅行。

古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史地看,研學旅行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遊學”文化。孔子曾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載,一路上了解風土人情、體味人生哲學、參悟治國之道,在遊學中為弟子們傳道、授業、解惑,遊學即是最早的研學旅行。

在我們國家,當前行業內普遍認為,研學旅行是伴隨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興起的一種新型課程方式。

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研學旅行也可以說是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教育與旅遊深融的時代產物,作為“旅遊+教育”跨界融合的新產品,區別於一般旅行和常規教育,研學旅行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統旅遊產品,也不能被簡單劃為常規教育內容。

海報觀潮丨研學旅行,決不能背離教育的本真 - 天天要聞

2023年6月16日,山東濟寧岱嶽小學五年級學生走進孔子博物館和孔子文化園尼山聖境開展研學旅行,近距離感受儒家思想

作為行走的課堂,研學旅行通過寓學於行、寓學於游,兼具集體性、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突破了學校教育集中於教材、課堂和學校的知識載體和學習空間限制,將教育和學習向生活、社會和自然領域拓展、延伸。

從意義指向上來說,研學旅行注重活動課程設計,以“在路上”的方式,與學校教育相互補充,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求知、好奇和創造的種子,讓孩子們獲得更多樣、生動和有趣的學習體驗,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

必須看到,明確研學旅行的概念和定義,矯正人們對研學旅行的認識和理解,是防止研學旅行出現異化的第一步。研學旅行的教育屬性絕不允許其異化為重遊輕學、游而不學、只為賺錢的旅行生意,更不允許其異化為引發教育攀比、渲染教育焦慮的工具。

研學旅行,決不可背離教育的初心、脫離教育的本真。唯有統一認識,以此為基礎,面對當前“研學熱”、部分存在的研學亂象以及如何應對等問題,我們才能做出合理恰當的認知判斷和快速有效的行動選擇。

研學熱,何以熱?

2013年,國務院在《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研學旅行”這一概念,在改善國民旅遊休閑環境的任務和措施中,指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各中小學要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自此,研學旅行被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相關政策紅利開始持續釋放,研學旅行進入快速發展期。2019年,教育部組織研究確定9個增補專業,其中就包括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2022年,人社部公示的18個新職業中,就包括研學旅行指導師。

回顧研學旅行我們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位置,我們發現,無論是關於其專業發展,還是人才儲備,研學旅行都被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上。實際上這與學校、家長乃至全社會對素質教育認識的不斷深化有密切關係。

特別是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課外時間得到進一步解放,研學旅行新需求亦被進一步釋放,研學旅行正得到越來越多學校和家長的認可。

海報觀潮丨研學旅行,決不能背離教育的本真 - 天天要聞

2023年3月26日,山東臨沂沂南縣竹泉村,研學旅行的學生們在村民的指導下體驗納鞋墊。

《2021-2026年中國研學旅行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隨着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遊產業跨界融合,研學旅行市場需求不斷釋放,在我國近2億中小學生巨大基數的影響下,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

事實是,當前旅遊市場持續火爆,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旅遊+教育”的有機碰撞,正創造出更多可能,加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國家政策的持續推動,社會中對研學旅行的需求強勢增長,研學旅行熱度不斷提升成為情理中的事。

值得指出的是,研學旅行,作為素質教育的題中之義,被重視、有熱度是好事。不過,從2016年研學旅行被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截至當前,研學旅行在我國也只是經歷了十年左右時間的快速發展期,較之於國外部分發達國家,發展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發展模式和規範體系尚不成熟、健全。

所以,我們看到快速發展的研學旅行市場中,“游大於學”“游而不學”,課程設計無章法、研學產品體驗差、營銷廣告誇大其實、研學收費不合理……一些專業性、規範性、安全性不足等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行業亂象如何止?

從和一般旅遊團沒有太大差別、學習效果並不好、既學不好又玩不好等現實反饋來看,當前研學旅行亟需擺脫低質低效的野蠻式和粗放式發展,進而轉入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發展,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必須看到,研學旅行全過程是一個跨教育、旅遊等多行業的綜合服務體系,從研學基地的選擇、研學線路的制定,到研學教師的培養、研學課程的開發,以及研學安全的保障,方方面面無不包含其中。所以,推進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需要社會多方力量的合力共為。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當前,社會對研學旅行的需求日益增長,一些旅行社、教培機構、諮詢機構等都紛紛入局,爭相搶灘研學旅行市場。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當下研學旅行行業管理標準尚不完善,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機制。

高標準才有高質量。政府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研學旅行市場的監管,提高行業准入、資質、產品、運維等門檻標準,規範機構從業行為,用高標準、嚴要求倒逼研學旅行行業走上長遠、健康、有序發展的軌道。

海報觀潮丨研學旅行,決不能背離教育的本真 - 天天要聞

2023年5月28日,江蘇海安墩頭鎮蘇華蠶業農場,老師在指導孩子觀察了解春蠶

活動課程是研學旅行的核心產品,其開發設計是否科學、合理、規範,產品質量是否優秀,從根本上決定着研學旅行的實際體驗和效果。因此,相關研學服務機構應本着為教育的初心,着力於活動課程的研發和設計,結合特有的資源稟賦以及目標受眾群體,追求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因地制宜,推出有競爭力的課程產品,以滿足目標受眾的不同需求。

作為需求方,家長的反應也影響着研學旅行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孩子的教育是家長心中的大事,本質上作為教育的研學旅行,家長的重視我們肉眼可見。但家長切不可被“標配思維”等相關營銷所裹挾,還需要根據自己孩子成長的具體情況,堅定守住教育的初心。

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研學旅行人數增長至480萬人次,2021年達494萬人次,超過了疫情前的人數,2022年人數更是突破600萬人次,達到歷史新高。可以說,研學旅行需求迸發,行業迎來發展升級的好時代。

好時代應有好作為,事關教育的研學旅行,影響孩子,影響青年,影響未來。升級提質已是當前行業發展的必選項。畢竟,對於研學旅行最大的重視就是堅定教育性和公益性原則,堅守住教育的本真和初心,規範其發展,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青春與汗水共繪賽場華章 - 天天要聞

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青春與汗水共繪賽場華章

和風四月春意濃,綠茵場上展英姿。2025年4月28日至30日,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以“競技賽場 青春綻放”為主題,成功舉辦了春季趣味運動會!全體師生齊聚操場,用激情與歡笑點燃春日,以拼搏與團結書寫青春記憶。
山東省屬高校哪些專業值得選?請收藏 - 天天要聞

山東省屬高校哪些專業值得選?請收藏

1.山東大學:醫學、數學、中文、財經、物理學、自動化、信息安全、歷史學、機械、法學、計算機等2.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類、水產類、生物學類、食品類、法學、計算機類等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類、地質類、化工類、機械類、自動化、能源動力類
“學生組團退60件演出服”引熱議 7天無理由就是隨便退嗎? - 天天要聞

“學生組團退60件演出服”引熱議 7天無理由就是隨便退嗎?

近日,“學生組團退60件演出服”登上多個平台熱搜,店主稱瀋陽遼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們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導致店鋪被封,損失大概有8000元。店主昨天(5月3日)表示,已接到學校相關負責人電話,校方就此事道歉,並承諾回收服裝、承擔相關費用,雙方目前達成和解。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聞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學,涵蓋古希臘以來歐洲及北美社會不斷發展完善的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美學、文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思想和知識體系。 西方文明傳入中國已有三百餘年,從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五四時期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再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西方的影響無處不在。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源於西方...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 天天要聞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計劃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約49.5%……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降幅高達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