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2023年04月17日23:23:09 教育 1572

曾經,山東大學因為給留學生陪“學伴”的做法把自己搞得威名掃地。哪怕現在好幾年過去了,提起山大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這所985高校有什麼優勢學科,而是它為了討好留學生精挑細選本校女生當“學伴”。

沒想到幾年過去了,還是在“好客山東”,“學伴”的風氣依舊在,只不過換了一個名目,就“陪讀”了。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一位自稱是山東某高校的女生,在短視頻平台上分享了其陪讀日常。

從該女生分享的內容來看,她的陪讀對象還真不少,有好幾個男性外國留學生,而且提供幫助的範圍還很廣泛,不僅上課、吃飯陪在他們身邊,連逛街、出去玩等也陪伴左右,並且顯得十分親昵,經常跟他們緊貼在一起。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對於為什麼參加陪讀,該女生表示,自己是想藉機提高英語水平,並強調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然而看到她跟那些留學生親昵的互動之後,網友們並不相信,有些網友提醒她要適當保持距離,也有網友留言攻擊了她。

對此,該女生懟道:“是什麼戳破了你的自卑。”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隨着互聯網的發達,家長、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會參考各大高校排名,加上“雙一流”高校建設方興未艾,而“國際化”又是影響高校綜合實力排名權重比較大的因素之一,並且比起學科建設和科研成果,顯然多招幾個外籍學生的目標更加容易實現。在這樣的辦學思想導向下,很多高校在招收外籍學生方面可以說是拼了,免學雜費、發放補貼、有專用電梯、各種綠色通道……“學伴”“陪讀”只是其中之一。

種種措施在學子和網友們看來,國內高校對外籍學生無疑是“超國民待遇”,國內的孩子在自己的國家上由父母納稅運行的大學,每年學費都大幾千甚至上萬,吃着食堂里的高價伙食,日子過得苦哈哈的,甚至有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還要背上巨額貸款,而外國留學生卻可以衣食無憂,過得跟神仙似的,是不是對他們太好了?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其實,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中華民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文化深入骨髓,對於外籍學生提供多一點幫助和便利是在情理之中的,不僅對外國人,即使是對於不是很了解內地生活、漢語水平不是很好的少數民族學生,我們的高校也會專門安排一些漢族學生或者同民族的學長、學姐來幫助初來乍到的少數民族學生的,好讓他們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的生活。但像對外籍學生那樣,給外籍男學生專門精挑細選女生甚至好幾個女生的,卻沒有。

俗話說“斗米養恩,擔米養仇”,熱情好客也要有個度,過於熱情周到,就變成“舔狗”、卑躬屈膝了,非但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好感,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我們是在巴結他們,我們給他們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就是高中國人一等,他們在中國就可以不勞而獲、為所欲為。君不見,有多少外籍學生在國內插隊、毆打中國本土的學生、在外網詆毀中國、亂搞中國女性……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於給外籍學生配“學伴”“陪讀”,人民網早有定論:為留學生配學伴,不是自卑就是自作多情。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看到這樣的信息,不禁想起一個關於隋煬帝楊廣的一個歷史典故:

為了展示國力,從大業六年(公元610年)開始,楊廣下令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在洛陽城端門街設置盛大的的百台戲場,在戲場周圍五千步的範圍內,有一萬八千人手執樂器奏樂,樂聲幾十里外清晰可辨,並且從傍晚到天明,戲場上燈火燭光必須保持天地通亮。這樣的大排場活動要持續一個月的時間。

另外,為了顯示對西域各國客商的友好,隋煬帝還下令把洛陽城里的所有房屋裝飾一新,所有商鋪都擺放滿珍貴的商品,所有人都要穿着綾羅綢緞,連菜販子的攤位也必須鋪上奢華的龍鬚席,甚至路邊的每棵樹都要用絲綢纏裹起來。並且西域商客在客棧中住店吃飯,店家也一律不許收費,以彰顯“我們大隋朝富裕,應有盡有”。

有西域商人看到路邊那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隋朝人,帶着諷刺的口吻對隋朝官員說:中國也有貧窮的人,他們衣不遮體,為什麼不把這些絲綢送給他們,而反而用來纏裹樹木呢?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這個歷史典故,跟當下對待外籍學生的一些做法不能說一模一樣,多多少少也有點像了。

要贏得外國留學生的好感和尊重,並非只有討好一條路,自身有真材實料才是最關鍵的。為什麼美國的高校申請難度、學費奇高,還有這麼多中國的孩子寧願打零工也要到那邊去留學,吃了長這麼大以來沒吃過的苦還是一個勁兒地誇美國“真香”?歸根結底,就是人家真的實力在線。與其搞那麼多花架子,不如專註於高校的本義,搞好自身的學科建設和科研吧,“世界一流”不會因為你多招了幾個外籍學生、“國際化”了一點點就能實現的。

果然好客,山東再現“女陪讀”,網友提醒反遭懟:戳破你自尊心啦 - 天天要聞

對於山東的大學給外籍學生配“陪讀”一事,你怎麼看?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