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廣大宣
圖/學校供圖
4月14日至15日,由廣東省教育廳高教處、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學會指導,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學會課程思政專業委員會主辦,廣州大學承辦,新華網、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支持的廣東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研討與經驗交流會在佛山召開。
會議聚焦“大思政”背景下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構建;數字化時代專業課課程思政的設計、建設與實踐;課程思政與課堂教學模式、方法創新;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高校、示範中心的建設與發展;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課堂/案例的培育技巧與建設實踐等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研討與經驗交流。

張其學
廣州大學副校長張其學在致辭中指出,廣大作為廣東省首批課程思政示範中心建設單位之一,目前已構建起由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校院系統籌推進、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

鄭文
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學會會長鄭文在致辭中針對課程思政建設管理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三點指導意見:一是進一步完善課程思政建設管理機制,努力建設良性的課程思政建設管理機制,避免課程思政與人才培養“兩張皮”;二是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課程思政的內涵廣泛,專業與課程思政元素精準挖掘並有機滲透的要求高,一線教師課堂思政能力的提升是決定課程思政成效的關鍵所在;三是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合作與共享力度。通過跨校、跨專業、跨課程的課程思政合作研究與課程製作,加大優質資源共享的力度,降低課程思政的操作難度,提高老師開展課程思政改革的積極性。
廣東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姜琳教授強調,高校教師要有做好課程思政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把課程思政融入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要堅決杜絕課程思政“兩張皮、硬融入”現象;要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性,主動地早學一步、多學一點、深學一度;要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以及忠實實踐者,全力當好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薛仁政
校對 |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