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見恨晚
作為一個理科學渣,我從來沒看過量子力學、C6H6,不知道薛定諤的貓有什麼特異功能,更搞不懂為啥巴西的一隻蝴蝶和美國德克薩斯的龍捲風有什麼關係。
學生時代,我是年級有名的“瘸腿”——嚴重偏科。所有的文科學科老師們從不擔心,唯有數理化,及格都難。數理化老師們都年輕,他們或聲嘶力竭、或慷慨激昂、或風趣幽默,可惜對我這樣的理科學渣來說,就是浪費。我無數次心底湧上濃到化不開的羞愧:老師們,實在對不起,我雖然坐姿端正,筆記做得完整,可我真的聽不懂呀……
工作後,雖然發現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可以用理科知識來解釋和處理,可我當年腦海里存儲的數理化知識太少,遇到相關問題,只能裝聾作啞。
直到拿到這本《薛定諤的貓——漫畫大科學家的小萌寵》,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半小時看完,一口氣看完,並對每一種動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還能記得其代表的含義。
這可太難得了,不由得生出感慨:
若是我初中高中時,能遇到這本書,我也可能對理科產生興趣。再不濟,也不會數理化課堂上睡着,數學達到及格分,當年我也能考上一本啊。
2、讀之難忘
說說這本書給我的印象:
1、字少,畫多,看得快。
之前也看過不少名為半小時讀懂什麼、半小時漫畫什麼的書,書是好書,認真看完實際花費往往不止半小時。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讀書速度慢的原因。但這本《薛定諤的貓》一打開,不由自主地就一直往前看,不知不覺就看完了,真正的只需要半小時。當然,若是熟知書中提到的數理化概念的,也許都不要半小時之久。
正因為文字少,每一頁都是漫畫佔了主要篇幅,文字作適當解釋,看起來輕鬆又長知識,所以解壓。適合旅行翻閱,同時,也是很好的親子讀物。
2、描述淺顯易懂,生動有趣。
有趣的不僅僅是可愛又形象的漫畫。書中的文字描述簡短,雖說那些科普概念都是幾十上百年前誕生的,提到的科學家以及對應的動物形象,也都有一定的歷史。但是書中的文字形容、漫畫配字,都用上了當今的時代語言,讀起來很是接地氣,通俗易懂。
嚴肅枯燥的數理概念,變身為嘮嗑講故事,講概念的由來,講科學家們的想象、實驗和思想的碰撞,擴展了我有限的想象力和匱乏的理解力。我這榆木疙瘩腦袋,也能輕鬆看懂全無印象的科普概念,得好好感謝科學家們,以及這本書的作者——汕頭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郝志峰教授,他是數理哲領域科普作者,長期關注數理哲領域發展新動態,他善用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文字與前沿方法進行科普創作。
3、內容豐富,科普了10種常見的理科概念。
不怕笑話,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薛定諤是外國人,黑天鵝的概念已經存在近400年,蝴蝶效應最初講的只是天氣。
至於凱庫勒的銜尾蛇、巴普洛夫的狗、斐波那契的兔子,之前隱隱約約看到過相關描述,但對應的概念提出者,卻全然陌生,都是在這本書中第一次讀到它們的來歷。
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博雷爾的猴子,都是首次讀到,真真是漲了知識,讀完頗有些掃盲的感覺。
10種科學家們的萌寵,代表着10個不同領域的知識。薄薄一本小書,短短几段文字,就能把一個概念的由來、道理和用途描述得清清楚楚。
對於懂得的人來說,可以當有趣的漫畫看;對於我這樣的理科學渣來說,一次嚼不爛,值得一讀再讀;對於中學生來說,更是激發數理學科興趣的好讀本,他們會發現,原來數理化也能如此有趣;對於小朋友來說,懵懵懂懂之中,由家長帶着一起讀,既完成親子閱讀的陪伴好時光,又能在孩子腦中留下好玩有趣的啟蒙印象。
這樣的科普讀物,遇上了就是幸運。
畢竟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中科院院士張景中作序並推薦的好書,絕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