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形勢下國際留學該如何選擇?中國留學發展近況與變化趨勢?這是最近很多家長在諮詢時常問到的問題。
通過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2)》,一起來探索下這兩年留學的發展趨勢,希望對廣大家長有所啟發。
該報告以各類數據為基礎,反映了新形勢下全球留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1
全球留學仍然保持增長勢頭,留學目的國和來源國進一步多元化。
2
中國依然是最大的留學生源國。
3
未來可能有更多中國學生轉向歐洲及亞洲國家留學。
該報告分析了中國留學發展近況與變化,解讀了留學回國人員發展的新動向,總結了來華留學人員的新情況,並探索發展留學事業、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中國仍然是留學生最大來源國
大變局之下全球留學依然保持增長勢頭。報告顯示,儘管受到經濟危機、地緣政治以及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留學生數量仍保持穩定的增長。據UNESCO的統計與預測,從1999年到2019年,全球學生跨國流動人數增長了近2倍。
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2)》,2019~2020年度,中國仍然是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有接近100餘萬學生在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就讀,前五大留學目的國為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和日本。
美國仍是中國留學生第一留學目的國
長期來看,全球八大留學目的國接收高等教育國際學生人數排名基本保持穩定,美國始終是第一大留學目的國,也是中國留學生首選目標。
留學專業依然偏好STEM領域及商科,部分敏感領域或將受限制。報告顯示,最近幾個學年,中國赴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以攻讀STEM專業和商科、社會科學為主,人文、藝術等領域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
(註: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英文首字母的縮寫,經常被籠統認為是“理工”學科。)
目前,中國留學生選擇專業方向受到目的國簽證政策的影響。雖然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國家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對STEM領域留學的限制,鼓勵國際學生前來留學,但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仍對留學生持敏感態度。雖然各國目前的工作簽證偏好STEM領域國際學生,但是其中的關鍵技術領域可能會受到更嚴格的安全審查,相關專業的留學可能更受限制。
未來可能更多留學生轉向歐洲及亞洲國家
短期來看,除歐洲國家接收國際學生有所增加外,美洲、大洋洲、亞洲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全球局勢變化導致邊境和簽證政策變化影響,接收國際學生的數量有所下降。
報告指出,未來,有留學計劃的中國學生有可能將目光投向留學環境及簽證政策更為友好的地區,留學需求有可能向歐洲和亞洲地區轉移。
中國周邊的亞洲國家具有地理位置臨近、文化屬性相似、留學費用相對可負擔等優勢,也越來越成為中國學生留學目的國的重要選擇。目前,法國、德國等陸續出台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利好政策,留學交流開發潛力巨大。
報告指出,去往目的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往往能對目的國產生積極的經濟影響。2019-2020學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留學出行與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但僅在國際學生聚集的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國際學生就產生119億美元的經濟貢獻,並支持了12.5萬個工作崗位。國際學生除了向其留學目的國支付高昂的學費之外,也支出了住宿、零售、交通、健康保險等領域的大筆消費,生活消費帶來的市場需求擴大為留學目的國創造大量工作機會,撬動了綜合收入的增長,促進了經濟繁榮。
如何做到步步為“贏”?
鑒於無論是海外名校還是熱門就業專業,以及畢業之後的國外求職等,單純的留學生身份往往遭遇看不見的“天花板”。
而海歸迴流,國內企業如今不單單看重留學生的名頭,更注重你真正的能力,能申請到海外名校、能積累到豐富的海外實習工作經驗,都是直接證明你實力的方式。
這些難題,一舉破局的關鍵,即“身份”!拿着綠卡去留學,享受與本地生源同等的福利和待遇。
- 自由選擇入讀公立或頂級私立學校的權利;
- 名牌大學和私立中學錄取率提高數倍的優勢;
- 大學/研究生階段專業和實習機會不受限的自由;
- 入讀公立大學學費僅為留學生1/3的優惠;
- 獎學金/助學金可申請種類遠多於留學生的福利;
- 求職不受簽證限制,更受美國僱主青睞,更容易進入世界名企的機遇;
- 讓孩子享受家長可以自由陪伴左右的溫馨。
您如果仍有海外身份、資產配置、子女教育、度假養老等需求,歡迎諮詢海辰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