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研路,聞得百花香
一葉知秋,碩果累累,教無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學的雙翼,沒有教研則沒有好的教學方法。教研可以使教師互相借鑒、交流、促進,可以推動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教研篇
從九月一日開始,江蘇省海門市麒麟小學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及綜合組各組每周開展教研活動。為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營造積極進取、互相學習、交流合作的濃厚教研氛圍。各個教研組長每周確定一個研修主題,引領教師們在學習中,在交流互動中得到成長和提升。
教研的過程,既是教師進行研究的一種主要方法,更是教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加深對教育理念理解的過程。通過“每周一研”活動,老師們對如何研讀教材,解讀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會以課本為依託,以課堂為陣地,優化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篇
01、骨幹引領
為了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9月16日下午,江蘇省海門市麒麟小學全體教師齊聚一堂,開啟了一場堪稱“視覺盛宴”的教研活動。
麒麟小學政佳慧副校長執教的《長相思》,從王安石眼中的鄉愁、張籍筆下的鄉愁,切入到“在納蘭性德眼中的'鄉愁又是什麼呢?”然後引導學生讀詞,從讀准字音,到讀准節奏,再到讀出自己的味道,讀出自己的感覺。學生在這樣層層遞進的誦讀中,開始有了自己對《長相思》模糊的感受:納蘭性德這是在思念家鄉,想念親人。可謂是用心良苦,達到了先聲奪人、震動全課的作用。
在觀摩完一節精彩的教研課之後,語文老師們又“轉戰”到二樓會議室集中研討,龔燕老師對本堂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政校長的課注重朗讀指導,先讀後導,讓學生在讀中自己去體悟。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同樣,教育無痕,這是教學之高境界。
02、相約星期二
9月27日,周雪娟老師執教教研課《寒號鳥》。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文中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度和結果,說明了懶惰沒有好結果,勤勞才能創造幸福。整篇童話故事內容簡單,語言樸實無華,但其中卻蘊涵著豐富的內涵。
周老師的課以發自內心的熱愛專情於學生成長。以學生為本,以學為中心設計教學。她以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為核心,給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時空,給學生以培養尊嚴和自信的土壤,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培養學生成為獨立的、完整的、幸福的人。
管理篇
為了更好地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進一步規範了行政聽課點評制度,積極引導學校教育管理把目光聚焦到課堂,把學校管理重心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努力實現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漸漸形成學校教師間隨堂聽課的良好氛圍。同時,行政領導在隨堂聽課活動中,注重突出了聽課的指導性、鼓勵性與督促性,幫助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行為,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
麒麟小學從第一周就開始進行了行政推門課制度。學校校長室、教導處、辦公室等各部門深入各個年級、各個學科聽課,評課。真正深入地了解教師及其教學的“原生態”。促進教師鑽研教材,打造高效課堂,為麒小營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圍。學校行政人員進入課堂隨堂聽課,對老師們來說,既是壓力,又是動力,特別是聽了領導們中肯的評課,給他們啟示很大,對於自己今後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課堂是教學的生命線!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效果的體現,都是通過課堂中教師及學生的一舉一動彰顯出來的。“示範引領,攜手同行,共同成長,方能致遠。”只要通過長期不懈地堅持落實,江蘇省海門市麒麟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會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