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5歲,明年就要進入小學一年級了。
說真的,我對娃的語文蠻焦慮的。雖然我們學前看了超多的繪本、童書,但正經和教材相關的語文還一點都沒看呢,認識的字也真的不夠多。
偶然有朋友推薦了喜馬拉雅的音頻《曲小奇愛上語文課》,我立刻給娃聽了。娃一改對所有和語文相關音頻say no的脾氣,迫不及待地聽了下去。
後來,我發現最近他家結合喜馬拉雅的“曲小奇愛上語文課”音頻,又出版了《曲小奇愛上語文課》的紙質圖書,迫不及待地就入手了。
要說《曲小奇愛上語文課》,還真是不錯。這款音頻和紙質書籍緊扣全國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內容,並進行了適當的拓展。
它以大力小學一年級三班小朋友們和老師為主角,結合教材內容用對白的方式進行了適度的“大語文”拓展。整套故事幽默詼諧有趣,內容又緊扣主題、豐富多彩。
大概正因為如此,他家的音頻在喜馬拉雅播放超過3億,很多單個音頻的播放量都達到了幾十萬。而同款的《曲小奇愛上語文課》紙質書籍並沒有將音頻的故事一字不漏的收錄,而是進行了非常巧妙的改編,提綱挈領又加拓展。
那麼,這套紙質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故事呢?
前面已經提到,這套圖書是以大力小學一年級三班的小朋友和老師為背景的。這些老師和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
比如小男孩曲小奇,他的得名是因為媽媽在生他之前爸爸送了一盒曲奇。他的助教老師居然是一個機器人,名字叫黑小洞,但卻很討厭小朋友們管他叫黑小洞。這樣的故事預設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合理,也更加有趣。孩子們讀這套書,覺得就像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
而緊扣課文內容設置的故事情節,更讓人驚嘆不已。
比如,一年級語文教材第1課的開頭識字部分略簡單,但卻很有深意。
《曲小奇愛上語文課》對應的音頻講述了兩個故事和一個生物學知識,分別是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和猿猴進化成人。這些有趣的小拓展,不僅對讓孩子們加深了對“天地人”三個字的理解,而且讓孩子們能夠全面的了解“我們從哪裡來”。
音頻很有意思,有很多孩子們很喜歡的元素,比如奧特曼,巴拉巴拉小魔仙等。每個人的對白也非常有標識的,聲音很有各自的特點。
而紙質書籍因為贈送了音頻的內容,所以這部分的內容就相對比較簡略,只把其中比較精彩的部分用圖片的方式演繹了出來,特別突出了幽默搞笑的部分。
比如,小朋友武角星聽說女媧用泥造人的故事,好奇的問那自己是不是怕水,還能不能洗澡。
因為涉及的文字蠻多的,所以大多數文字都用拼音進行了標註。這也契合了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拼音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哦。
除了音頻涉及的內容,紙質書籍還做了更多的拓展,比如《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
其他部分的內容也是如此。
比如,同樣是第1課的金木水火土部分,教會孩子通過偏旁部首認字。“燒烤”二字是火字旁,有內在的邏輯。
孩子們看了這一部分內容,對於字的認知相信會提升不少。
其他的內容也非常豐富,比如語文和天氣現象的結合。
又比如,愛國主義教育。
曲小奇系列的音頻和書籍內容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所有的內容從語文課教材出發,但又不僅僅局限於課本:
- 製作精良的音頻提升了拓展內容的趣味性,讓孩子們更能夠接受;
- 紙質書籍對音頻內容進行了提煉總結,而且又進一步進行了更深入的拓展。
- 孩子們不僅有了獲得感,而且感受到了大語文的趣味和魅力。
所以,你問我打開語文課的正確方式是什麼?我的回答是,你不妨再看看這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