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課|走進春風化雨故事,爭做“四有”好老師

2022年09月11日22:52:06 教育 1289

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師範大學“優師計劃”師範生的回信中寫到,希望你們繼續秉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砥礪品格,增長傳道授業解惑本領,畢業後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作為師範生,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砥礪從教初心,增強自身本領,學習身邊榜樣,我們在暑期社會實踐中走訪了多名優秀校友老師,從一個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杏壇故事中,汲取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更加堅定了我們努力做“四有”好老師的信心和決心。

以理想信念為引擎,澆灌純真心靈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全國廣大教師,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走訪中,我們就遇到了這樣一位理想堅定,無悔付出的老師。劉慧瑩老師剛入校時,就在三尺講台上,發出懇切之言:“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始終謹記在黨旗下宣誓的入黨誓詞,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這是我畢生的理想信念,也是我選擇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的原因。我始終堅定着教書育人的信念,希望在行走中將最美好的品德,最好的知識,最優秀的技能傳授給你們,助力你們圓夢於此,也希望你們能相信自己,厚積薄發、奮楫篤行、聆聽時代聲音。每個人都能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之棟樑,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從教十餘年來,劉老師操勞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拼搏的高中學子間,晨曦至日暮,從不言悔。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劉老師正好在高三年級教學。當疫情有所好轉,學校開始準備開學時,學校說明,因疫情影響,須封校管理,如果家中有老人與孩子需要照顧,可申請暫不返校。當時劉老師的孩子還未滿一周歲,離不開母親,但劉老師義無反顧地帶着孩子住進了學校。因為她堅信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就是要衝鋒在第一線,要陪伴學生度過人生最重要的階段。上課時,她拜託其他老師幫忙照看孩子;課餘時間,她一邊忙着備課、一邊照顧自己孩子。劉老師一直以為學生們並不知曉這件事情,自己也從來不願意大肆宣揚自己。直到學校組織了一次感恩教師的活動,很多學生衝上前去抱住她時,她才知道原委。學生們哽噎地說道:“我們都知道您特別不容易,您辛苦了!我們也要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像您一樣讓青春閃光!”劉老師想起封校期間,同學們給自己貼愛心紙條,身體不適時學生們送水送葯,一時間熱淚盈眶,感動地說道:“我覺得永遠跟這麼一群純真善良的孩子們在一起,特別開心,他們讓我感到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劉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用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們上了思政課,通過言傳身教,真正讓入隊、入團、入黨成為了學生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

以紮實學識為根本,耕耘三尺杏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在走訪中,我們遇到了很多教師,他們紮實的知識儲備、過硬的教學本領,令人敬佩不已。印象最深刻的是石家莊市第一中學的李凌起老師,他分享的教學經歷讓我們受益無窮。

大思政課|走進春風化雨故事,爭做“四有”好老師 - 天天要聞

李凌起老師

李老師說,自己在教學之初,也曾迷茫困頓過。自身的專業知識既做不到課堂講學時閑庭信步、神情自若,又不能在課外延展的交流中風容閑雅、對答如流。於是他痛下決心要改變這種囧勢,在隨後的日子裡焚膏繼晷地讀書學習,持之以恆地積累素材,誓要成為一名專業過硬、學識淵博的老師。他把自己的進階之路分為三個階段講給了我們。第一階段,他會把上課的每一句話提前寫好,將上課學生可能問到的問題一一列舉在教案上思考答案。如此全面細緻地準備,常常要備課到月明星稀、更深夜靜的時候。課上學生詢問的問題,他也會在課後一一整理到卡片上,供其它同學傳閱思考。這個細緻到每一句話的記錄,一堅持就是十年。到了第二階段,他只寫下流程和關鍵環節的提示詞,便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講授課程,為同學們答疑解惑。這樣提綱式的備課,他又堅持了五年。到了第三個階段,只需要簡單的一個框架,他便能繪聲繪色、遊刃有餘地呈現精彩的課堂。銖積寸累,日就月將。從青澀的年輕老師,到河北省模範教師,榮譽的背後,是李老師30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訪談最後,李老師為我們展示了自己經年累月、齊整如一的教案與學習卡片,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名優秀教師對教育事業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李老師鼓勵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以學海無涯、磨穿鐵硯的意志,不斷提高自己教學素質、深厚自己文化底蘊與知識素養,做一個知識淵博的“智者”,傳授學生們真知識、真本領。

以仁愛之心為底色,培育美善人格

在訪談中,我們遇到了一位靈魂的塑造者——董艷傑老師。董老師是一名有着多年從教經驗的初中教師,她堅信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要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課堂上,她在抓好講授考試所需的硬性知識基礎上,特別注重對學生們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的心與魂。她認為“德”與“行”是相互影響的,在日常教學中,她以身作則,用行動教導學生們明辨是非善惡、學會見賢思齊。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人民教師對學生最熱忱、最真摯的愛意。她的臉上總是掛着溫暖的笑容,無論什麼樣性格的學生,她總能找到與之相處的方法,走進學生內心。

大思政課|走進春風化雨故事,爭做“四有”好老師 - 天天要聞

董艷傑老師

曾經,班級里有一個瘦瘦弱弱的小女孩。她總是獨自蜷縮在教室不起眼的角落裡,顯得格外孤獨無助、彷徨迷茫。初一就接手這個班級的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小女孩。為深入了解她的情況,董老師主動邀請她擔任自己的課代表,在朝夕相處、以心換心的交流下,終於打開了小女孩的心房,走進了她的世界。女孩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張薇,她的家庭關係並不和睦,經濟條件也十分困難。董老師就幫助她申請了助學金,並鼓勵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更加美好的未來。在董老師的鼓勵與幫助下,張薇的性格逐漸變得開朗樂觀、積極向上,學習成績也穩步提升。畢業離別的那一年,張薇本就無助的家庭再生變故,剛剛變得開朗一些的女孩又縮回了落寞無人的角落。董老師偷偷地把500元錢放進了她的書包里,一併放進去的是一封信,信里有一句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張薇畢業很多年以後,再度回到母校,找到了董老師,激動地告訴董老師自己後來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有了一份滿意的工作,現在能為家裡分擔很大一部分經濟壓力。她感激地說:“董老師如同一束陽光,照亮了我苦海茫茫的旅途,讓我前行道路上不再彷徨迷惘,而是充滿了希望的光芒。”董老師常將自己比作泥土,而這把泥土卻是學生攀登的台階,點燃了學生的希望,托舉了學生的夢想。只有深埋泥土的根,才能開出仁而愛人、懂得感恩的美麗花朵。

每一位老師都是一盞人生的明燈,一扇世界的窗戶。他們在方寸課堂間遙望宇宙星辰,在平凡小事中造就人間偉大,在三尺講台上傳授人生至理,在春風化雨中滋潤學生成長成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位位教師,點亮了一個個學生與家庭的希望,培養了一代代民族與國家的棟樑。看到榜樣、讀懂榜樣,也讓我們立志成為“榜樣”。我們即將迎來頂崗實習,走上三尺講台,為學生的夢想與信念鋪路架橋。在今後學習和執教的日子裡,我們會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努力成為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充分發揮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天然優勢,把立德樹人融入教學各環節,從“思政”出發講好“課程”,在“課程”中滲透“思政”元素,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讓青春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綻放絢麗之花。

(作者: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王衡、袁夢、李梓墨,指導教師: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袁曉靜)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八成以上科學教育資源互聯互通 這張地圖今點亮 - 天天要聞

八成以上科學教育資源互聯互通 這張地圖今點亮

一張特別的“數字地圖”,將科教基地、優質課程、專業師資、實踐活動等“一圖匯聚”,打破資源壁壘,開啟“校內外貫通、個性化支持”的科學教育新生態體系……近日,靜安區率先構建“科學教育數字地圖”平台,通過資源整合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全域科學教
“作文之星”風采|連政:學會觀察,半個雞蛋殼寫出“生命奇遇記” - 天天要聞

“作文之星”風采|連政:學會觀察,半個雞蛋殼寫出“生命奇遇記”

當語文課本里的素材,遇上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就讀於蘇州市滄浪新城第四實驗小學校二(4)班的連政,以課本素材為內容,用獨特的視角、天馬行空的想象,寫出《一個萬能的雞蛋殼》,為讀者繪就了一幅趣味盎然的童趣圖景。5月13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對連政及其家長進行了採訪。當談及為何以“...
生命的考卷 - 天天要聞

生命的考卷

5月10日,山東省2025年春季高考首日。考場內,考生們奮筆疾書技能成才的理想。而考場外,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則交出了一份關於生命的完美答卷。當日清晨,山東城市服務職業學院學生薑昭鵬與網約車司機王濤聯手,在短短7分鐘內將突發心梗、命懸一線的同學送往醫院,並通過專業的急救措施成功挽回生命。姜昭鵬與王濤2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