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時代,古詩詞的綜合素養能力不言而喻。在大力提倡“雙減”背景下,庫倫旗回民小學語文教研組結合學生性格特點及學習要求,也對詩詞教學的作業進行了內容上、形式上的創新,既讓作業有了“語文味”,又有了“趣味性”。
一、一唱一誦 一舉一動
一首好的古詩,就像一條小溪,流進了同學們的心田。將古詩詞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來,同時配以手勢舞,將文化、禮儀、語言、音樂、體育等多種基礎素質高度融合在一起,既讓古詩有了趣味性,又加深了同學們對古詩的記憶。

二、圖文並茂 詩情畫意
吟一首詩,賞一幅畫,當古詩和圖畫配合,就是一場詩詞大“繪”。同學們採用多種形式將畫和詩詞結合在一起,或是詩配畫;或是手抄報;或是書籤;或是拼貼畫,無論年級高低,大家都興味盎然。既激發學生們熱愛古詩的情感,又讓他們從中得到美的啟蒙。

三、小小故事 傾情演繹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當同學們講述詩詞背後的故事時,也是激發他們積累古詩詞更有效的方法。他們只有通過搜集資料才能深入了解古詩,走近詩人,從而演繹出他們的內心悲喜。這正是培養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聯想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與詩同行 書寫人生
詩詞來源於詩人平時的生活,其實把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及時記錄下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同學們通過抄詩、仿詩、自創詩等多個層面選擇性創作,既尊重了學生們的差異性,又提升了他們的創造性。

詩中有“情”,詩中有“畫”,詩中有“趣”,詩中有“夢”。不斷探索的作業形式,重在落實學生的知識積累,夯實綜合素質的培養,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學習”應該是“樂在其中”!但對於作業的探索之路庫倫旗回民小學還在繼續努力,只有那樣,詩詞才能在他們的心田不斷開花。
【來源:通遼市教育局_教育動態】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