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背起行囊離開家鄉,顯得有些不太習慣。中小學時不用為生活費擔心,父母會給足給夠,畢竟在學校除了吃飯,又能花多少錢呢?學生也一心在學習中,不會考慮這些問題。
但上學後發現,生活費確實是個問題,經濟富裕的家庭不用擔心,但經濟拮据的孩子就要精打細算。大學舍友每月500元的生活,過得照樣有滋有味,而我每月2500元都不知道花在哪裡。有的學生會為生活而奔波,有的學生只需一個電話即可解決。
大學生生活一個月多少合適?這可難倒了眾多父母,給多了心疼給少了擔心。每逢開學季,又有多少父母與學生因生活費對峙?學生嫌少父母嫌多,每月1000足以,但1000元真的夠嗎?具體數額受多種因素影響,有時無需上綱上線。
每月一千元,准大學生與父親杠上
小靜作為一名大學新生,即將迎來新的生活,不再為學習沒日沒夜的頭疼,只需靜靜享受美好生活即可。但卻因為生活費與父母吵了起來,小靜家境確實不錯,但也不是太富裕。父親堅持每月1000元,但小靜卻不同意。
多次爭執無果,開學前到父親辦公室大鬧,想要父親多給一些生活費,但父親的態度相當堅決,說好的1000就是1000!一分錢也不給加。兩人爭執不下,女兒又氣又恨,來了一句:“你餓死我就行了!哪兒有你這樣當爹的。”
父親為什麼如此堅決?在他上大學時每月300就夠花了,給小靜說你一月1000,吃住都在學校,這些錢哪裡不夠了?現在給你的生活費,比我要翻了3倍多,難道還不夠嗎?小靜從未見過父親如此堅決。
但為了生活費,還是要堅持,小靜稱我在大學不用社交,不用談戀愛嗎?這些都是需要開銷的!父親的一句話讓小靜啞口無言:“我送你去讀書是讓你去學習的,就1000塊錢,你愛不要。”
生活費的具體數額,受多種因素影響
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如果感覺父母給得不夠開支,為什麼不去做兼職賺錢呢?不僅能減輕家庭負擔,還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寬裕。但大學生具體生活費,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果只給具體數額,不懂得靈活變化,貌似也不合理。
每個城市的消費水平都不同,在一二線城市一碗面都要小20元,但在三四線城市不到10元。之前網上公布了“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我們可以從下圖中了解一些信息,各位家長如果有疑問,可以按照下面的標準來試試。
大學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一個小社會,需要社交需要談戀愛,女生出門在外,難免會用到化妝品,如果仔細算算,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好像化妝品的錢都不夠。但又有多少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呢?
一些看法和建議
當孩子要遠離家鄉時,父母難免會有所思念,既然不能陪着孩子去學校,那也不能讓孩子受委屈。不少家長給孩子的生活費都大手大腳的,家裡每個月的開銷不過幾百元,但有時孩子卻不能理解家長,這是為何?習慣了。
孩子大了,不應該這麼慣着,你能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並不是說讓孩子生活費減少,而是要他懂得賺錢不易,要學會好好珍惜,不能大手大腳的,不然誰能承受得住呢?
大學兼職的地方很多,去食堂管飯給錢,哪怕去輔導學生做作業也可以,有時去飯店干臨時工都是可以的,就怕孩子啥也不幹,拿着家長的錢大手大腳不懂節省。都成大學生了,是該為家長考慮,為家庭考慮,為自己考慮了。
大家認為大學生一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呢?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小波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