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2021年01月21日20:36:12 數碼 1814

vivo X60 Pro+是2021年開年極具特色的一款旗艦產品。在這篇大量樣張的詳測里,我想借X60Pro+和X60Pro這兩款蔡司聯合研發的產品,和大家探討一下手機影像的發展方向,我們將面對的計算攝影時代的誘惑、挑戰,以及究竟是什麼樣的手機影像,才是人們易於接受的。

開篇我說個結論吧:“通過海量人像和死亡工況場景的實測,蔡司在這次戰略合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確實在大底大光圈鏡頭小型化、眩光抑制、色彩精準度等諸多方面,給藍廠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研發支持。”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為了能客觀認知蔡司在這次vivo X60Pro+影像系統上的作用和藍廠對整套模組的設計效果,江蘇影協的人像老法師盧咖斯老師也參與了這次評測。老法師自用的是蔡司定焦系統和OPPO FindX2 Pro手機,他對手機影像的關注點主要在:色准、寬容度、暗光表現。X60Pro+的色准與暗光人像,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讓盧老師給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他的原話是:“這是我至今為止用過最強勁的人像手機恐怕沒有之一,而且蔡司的介入並非噱頭,很重要。”

我希望用圖說話。所有的營銷噱頭,最後還是要拿圖說話。而每一張樣張,都要經過縝密的思考,帶有清晰的評估目的。

“影像從心!”這是我的信條,也是貫穿這次評測的指導思路。


代差的碾壓:脫胎換骨的三主攝設計,從蔡司介入研發開始


vivo X60Pro+是一款基於最新高通驍龍888平台的旗艦機,它的主要設計思路就是手機影像。在確保影像能力達到設計水平的前提下,一切都要為這個核心賣點讓路。所以我也不會太詳細介紹影線系統之外的東西了。

在Zeiss Vario-Tessar鏡組設計規範下,X60系列的鏡組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X60Pro的IMX598微雲台Tessar鏡組,在暗光下的表現非常突出,這給了中小底手機影像模組一個全新的設計思路:底大一級壓死人,如果底不夠大,廠家還可以通過高素質鏡組來壓死人。

而X60 Pro+則走的是在大底感光器的基礎上,把鏡組素質優化到有代差的程度。我這麼說吧,三星GN1這顆1/1.3英寸感光器,被用過三次,分別是X50Pro+、iQOO5 Pro和X60 Pro+,唯獨這顆被蔡司開過光的GN1,表現出了令人驚艷的性能。

X60 Pro+的Vario-Tessar三主攝鏡組設計,堪稱魔鬼配置:

1. 廣角主攝:三星GN1 1/1.3英寸5000萬像素CMOS、Zeiss Vario-Tessar鏡組的加持下這顆23mm的鏡頭做到了F 1.57的超大光圈,Zeiss T*防眩光鍍膜。需要特別點明的是,這是目前行業內首次在如此巨大的模組總成上實現如此巨大的光圈值。之前這個規格一般只能實現F1.85-F1.9。

2. 超廣角主攝:1/2英寸,4800萬像素索尼IMX598微雲台,14mm F2.2,在蔡司的協助下,這顆鏡頭做的很薄,但是效果驚人。這顆鏡頭結合畸變糾正算法,總體的邊緣畸變控制有點類似23mm的主鏡頭效果。

3. 中焦人像主攝:3200萬像素GD1,50mm F2.0。這顆鏡頭最早出現在X30Pro上,當時無論是光學成像素質還是人像算法,都不是很成熟。經過三代優化,在X60Pro+上的表現已經日臻成熟。

4. 長焦鏡:800萬像素小底潛望鏡。其實從我個人觀點,手機這玩意能專註在某幾個焦段做到極致就可以了,除非不考慮體積和厚度去做全焦段。實測下來這顆長焦鏡的表現十分無聊,砍掉也無傷大雅。因為我對這顆長焦鏡的興趣不大,實際表現也很一般,所以這次我樣張都不放了。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從實測結果看,蔡司在這次合作中至少為vivo達到了這麼幾個關鍵目的:

1. 把大底GN1模組總成小型化,把微雲台IMX598模組總成微型化;這個工作直接成果是X60Pro+的重量只有190克,且在素皮加持的情況下,厚度9.1mm。(如果改成AG玻璃這個厚度最多8.8mm)

2. 優化了全焦段色彩表現。什麼叫蔡司色?我覺得沒什麼蔡司色,能把全焦段色彩和白平衡儘可能做到一致,讓關鍵焦段的色彩精準就可以了。我之前提過X50Pro+和iQOO5 Pro的主攝在許多場景下色溫偏移的問題,這次也徹底解決。我是個很看重色彩表現的人,X60Pro+的色准和白平衡表現令人滿意。

3. X60Pro+採用了蔡司標誌性的T*鍍膜。為了實現蔡司T*鍍膜的光學標準,vivo採用ALD工藝,將鏡頭中心區域和邊緣區域的反射率實現平均值0.25%,相當於(鏡頭表面)中心區域的光線反射率降低了50%,邊緣區域的反射率降低了87.5%。反射率降低,意味着光線透射率得到提高。常規的鍍膜工藝帶來的反射率在0.5% ,而採用ALD鍍膜技術可以實現反射率降低至0.25%,反射率降低了50%,就意味着更多光線可以進入鏡頭。這是這次X60Pro+光學性能提升的關鍵因素。

X60Pro+與X60 Pro影像系統實測:複雜環境下的人像專測

相對過去複雜且無聊的標準化測試,本次針對vivo蔡司聯合研發的影像系統,我採用的是人像專項測試,測試涉及到日常工況、超逆光工況、暗光工況、多複雜顏色光線工況等。這兩款手機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其中X60Pro以1/2英寸的中小底,實現了越級性能。

本次評測,用於參考的影像系統為索尼A7M4搭配蔡司28/35/58/85 mm定焦鏡,這四枚定焦鏡全部擁有T*鍍膜。


第一組人像樣片:大光比、超逆光工況人像展示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索尼A7M4+蔡司35mm 定焦鏡樣片

在大逆光環境下,蔡司35mm定焦鏡的參考樣張。原廠蔡司鏡頭的解析力,相機本身的寬容度,對午後陽光色彩的精準表達,依然是標杆。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vivo X60 Pro+的超逆光人像表現可圈可點,畫面清晰銳利,HDR表現恰到好處,不會因為計算攝影的加持導致局部拉亮畫面失衡。逆光下的測光準確性也是不錯的,面部曝光比較合適。逆光下的自然炫光,也很有意境。

超逆光死亡工況,X60 Pro+的曝光、色彩和白平衡都恰到好處。炫光表現和原廠蔡司鏡頭比雖然出現了一些干擾,有一些差距,但總體表現很好。當然,手機因為焦距和底大小的原因,在畫面透視關係上和相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蔡司35mm的大光比人像樣張

蔡司35mm的大光比人像樣張,作為基準參考。

下面是X60Pro+的主攝在同類環境下的人像素質展示。X60 Pro+這張圖我加了一道劉雯濾鏡。劉雯和vivo聯合製作濾鏡風格已經好幾年了,目前達到了接近標準化膠片的高水平。X60Pro+的主攝大光比樣張,在曝光控制和白平衡表現上十分突出。而且完全沒有出現計算攝影過量導致的HDR失衡的問題。畫面乾淨,HDR力度合理。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更多室內主攝與超廣角人像樣張展示: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室內複雜光線環境下,X60Pro+的主攝與超廣角表現可以用穩健來評價。優秀的色准表現、極其克制的HDR表達、暗部降噪處理都是手機領域裡非常優秀的存在。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第二組人像樣片:室外常規環境全焦段人像樣張展示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室外人像涉及超廣角、主攝和50mm人像鏡頭,畫面全部採用劉雯濾鏡和肖全黑白濾鏡。最大的亮點顯然是這顆50mm的GD1的表現要穩定很多,不會出現2020年初我在美國使用X30Pro外拍的時候景深計算經常出現錯誤的問題。這代GD1的出片更加自然,邊緣成像更清晰銳利。當然,這顆人像鏡頭的問題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底實在是有點小,在暗光下的表現一般,塗抹感和解析力相對雙主攝差距明顯。

為了全面展示這顆中焦鏡的效果,我單獨拿出來做樣片解析: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第三組人像樣片:X60 Pro+ 50mm F2.0中焦鏡專項

這是一顆用了三代的中焦鏡。在X30Pro上,這顆鏡頭做到了淺景深和強烈的透視關係,但是問題很多:主體邊緣成像不清晰、焦外成像錯誤較多、色彩偏離較大、暗光環境噪點較多。到了X50Pro+上,有所改善,但焦外成像出錯和邊緣成像問題一直存在。在蔡司介入研發之後,X60Pro+上這顆GD1 50mm F2.0基本解決了上述所有問題。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在和蔡司35mm定焦鏡的直接PK中,這顆小底50mm GD1經過對鏡組的優化和算法的加持,可以很好地解決邊緣成像模糊甚至錯誤的問題,特別是模特的髮絲部分。這在一年前是基本很難做到的。另外,蔡司標誌性的旋焦圓形光斑,這顆50mm鏡頭也體現的非常不錯。

其實在評測之前,我對這顆GD1過去的表現是很清楚的,本來興趣不太大。實拍之後發現,vivo在這一年多里確實解決了這顆鏡頭上的諸多硬傷,並且把邊緣成像和色彩優化的相當可以,所以我要重點提出來解讀。

下面是一組中焦鏡的人像展示,包括了暗光人像,這顆小底人像鏡頭在暗光下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照度極低的酒吧環境里,這顆小底人像鏡頭的畫面非常乾淨,邊緣維持的也不錯,色彩也很好,配合劉雯濾鏡效果更佳。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第四組人像樣片:暗光人像樣張專項展示

由於蔡司協助vivo全面提升了模組的感光性,而且把GN1主攝的光圈值提高到了F1.57,超廣角微雲台F2.2。實測發現,這顆超廣角IMX598和X60Pro上那顆微雲台IMX598都可以在1/10秒的情況下實現手持安全快門。在該組樣張中,不但會展示X60Pro+的照片,也會展示X60Pro的微雲台樣張。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這一組樣張讓老法師們受到驚嚇的亮點在這張IMX598的超廣角樣張。ISO3300的高感下,1/14秒出片,畫面乾淨通透,微雲台打造的安全快門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張作品由江蘇影協的盧老師拍攝,拍完了他跟我說,真的沒想到手機上的光學系統能達到這個成就,真的很難。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聊過X60Pro+的表現,我們來看看暗光人像測試中碾壓比它大一個級別的IMX598 F1.47 微雲台主攝的卓越表現,這是X60Pro的暗光人像樣張: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代差的碾壓——vivo X60 Pro+ 頭條數碼首發評測 - 天天要聞

其實可以下一個動態的結論:“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本身沒什麼錯誤,但在極度優化過鏡組、光學素質和快門補償系統的中等規格底面前,底大這個優勢可能會不明顯。”這顆IMX598藉助微雲台在超廣角和主攝兩端的能力,已經證明了底大一級不一定壓死人。那顆更小的GD1同樣證明了這一點,在這種暗光死亡工況下,這顆GD1的表現甚至超過多數1/2和1/1.7規格的成熟產品。

影像系統階段性總結:計算攝影時代的清流,易於出片的高素質系統

用老法師們的評價:“X60Pro+和X60Pro的影像系統,是計算攝影時代大行其道的清流”。不可否認,驍龍888與三星Exynos1080的ISP和NPU在X60系列上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總體表現上,可以用克制來形容。我覺得,蔡司向vivo灌輸的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要遵循光線的本源,技術和算法是用於彌補手機影像系統光學性能嚴重不足,而不是越俎代庖的去干涉畫面的實際創作。

不過,從大量的樣張分析看,X60系列在暗光和大光比場景,計算攝影依然干預過度,不像相機出片那麼自然。很多無需拉亮的暗部空間,被多幀合成算法拉亮,讓整個畫面顯得不太協調,這是計算攝影時代的哀傷。

我喜歡遵循傳統攝影創作理念和規範的風格,我也希望計算攝影要時刻明白自己的邊界到底在哪。X60系列的樣張,讓大家明白,遵循傳統影像理念在手機上的實現,並不是那麼困難。手機出片純靠計算,這個思路,有時代的印記,但長久看,還是要和光學效果達成一個和解。

X60系列手機是一套易於出片的系統,幾乎不存在必須老法師在場才能拍出大片的極端場景。vivo和蔡司已經解決了使用上的諸多障礙,普通消費者也可以獲得滿意的出片效果。蔡司風格、劉雯濾鏡、肖全濾鏡都是獨家特色,適合普通人使用。

如果說這套影像系統還有什麼問題的話,簡單總結如下:

1. 800萬像素潛望鏡可有可無,在三顆卓越的主攝加持下,這顆素質一般的長焦顯得定位尷尬且多餘。作為一款主打影像系統的旗艦機,沒有一個鏡頭是可以湊合的。要麼就把這顆潛望鏡砍掉,給手機減負,全力打造14mm-65mm的黃金焦段;要麼就別顧忌厚度,用一顆大底潛望鏡直接解決問題。只有專業才有價值,這顆潛望鏡是X60系統上相對不專業的部分。我們不怕手機沒有長焦,我們怕的是某個焦段做不好。

2. GN1主攝具備了相當高的成像素質,和GD1 50mm中焦在焦段切換和混合變焦整合上,還需要進一步梳理邏輯。我一直覺得這種規格的主攝,已經完全可以通過裁切取得50mm焦段的卓越效果,此時用一顆小底50mm夾在中間,會導致系統在有些場景下選擇鏡頭出現決策失誤。IMX689系統上的50mm就是用主攝裁切的,甚至順道實現了微距功能,這是X60影像系統應該參考的策略。

3. UI的交互上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切到人像模式,在設定好風格或者濾鏡的前提下,無法變焦,這無論如何也不符合使用習慣,希望改進。

其他點評:旗艦機的模樣,需要注意的續航時間

這機器到我手上時間很短,也就三四天的時間,我能把影像系統搞熟悉已經相當不易。其他部分沒啥好說的,我直接下個點評吧:

1. 重量控制得不錯,厚度也還能接受,如果採用玻璃後蓋的話,估計更薄一點。

2. 這代採用的是素皮後蓋,這玩意對驍龍888並不友好,如果你指望這機器天天陪你原神,怕是有點難度,但如果吃個雞啥的,沒太大問題。

3. 關於續航,4200毫安時的電池,表現一般。早晨10點出門開始拍攝,800多張照片,全程120hz刷新率,到下午6點左右手機沒電關機,這還是沒插卡的情況。這個續航還是需要優化,如果沒法優化的話只能忍着了。不過好在55W的有線快充速度還可以,也不算個大事。

4. Z軸線性馬達,調教力度不如iQOO7,但還算可以。

如果說這機器影像系統打90分的話,整機的配置和設計大概能打75分,屬於相對比較偏科,但也夠的上全面發展的產品。

從產品定位看,在下一代NEX沒有發布之前,這款產品將擔負讓vivo重回手機影像江湖地位的重任。從實測表現看,除了長焦鏡是個減分項,其他大多數的項目對業界同類產品是碾壓式的優勢。我相信這款產品會讓X系列的定位進一步清晰,以後Pro+這個型號就是影像旗艦。但從競爭烈度看,在4000-6000元這個價位,全力主攻影像的友商產品已經至少有兩個系列了,而這兩個成功的系列,都是持之以恆的經典產品。對於vivo來說,如果認準這條路,就必須要堅持下去,後發制人,埋因得果都是步步高的老文化,在這個新的競爭環境里,這一條生存法則顯得尤其珍貴。

產品我非常滿意,只是希望vivo能堅持下去,成為真正的手機影像大廠。

數碼分類資訊推薦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 天天要聞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不久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 透露,iQOO將推出搭載驍龍8 Gen3處理器的iQOO Neo9S Pro+。該博主今日的一份爆料中提到了這款新機的更多配置信息。按照爆料中的說法來看,iQOO Neo9S Pro+目前採用了一塊6.78英寸
5K壁紙:望山河 - 天天要聞

5K壁紙:望山河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在這組手機壁紙上,海天一色的美景與萬里長城、布達拉宮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大海與天空融為一體,呈現出無盡的藍色,給人一種廣闊而寧靜的感覺。
5K壁紙;宇宙之光。 - 天天要聞

5K壁紙;宇宙之光。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宇宙之光》在這些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多彩的光手機壁紙上,彷彿置身於無盡的宇宙之中,被多彩的光芒所包圍。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 天天要聞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這些手機壁紙展現了一位奧美女平時生活中的瞬間,捕捉到了她自然而真實的一面。不知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奧美,落落大方,氣質優雅,還是 古靈精怪。
國內有NVIDIA定製AI芯片,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 天天要聞

國內有NVIDIA定製AI芯片,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科技,而是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AI領域的佼佼者,NVIDIA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近日,這家硅谷科技巨頭推出了一款名為Grace的定製AI芯片,其性能實在是太強大了,簡直就是AI加速器中的"鑽石王老五"!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 天天要聞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手機攝像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在這個視覺化時代,一款出色的手機相機不僅能讓我們隨時記錄生活點滴,更能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而在手機攝像頭中,潛望鏡頭則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賦予了手機超強的變焦能力,讓我們對遠處的風景大物件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