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小夥伴都在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英特爾主板處理器能不能通用,因為他們看到AMD的處理器都可以直接給以前的老電腦升級使用,是否英特爾也可以這樣操作,畢竟對於一些老電腦來說想要換全套配件價格太高,如果可以直接使用新的處理器豈不是更好,但是又聽人說這個英特爾處理器並不能和以前的主板通用,所以就有些拿不住准了,那麼這個英特爾處理器是否能通用呢?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英特爾處理器還真的不能全部通用,因為不同年代發布的處理器他們的架構和接口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你要是選擇錯誤是根本沒辦法使用,要知道英特爾處理器已經發展到十三代了,他們的接口和架構已經換過好幾波了,下面我們就來整理一下英特爾從第一代到十三代他們都是什麼架構和接口,大家一看就明白了,第一代採用的是Nehalem架構,LGA 1156接口處理器,代表型號G6950,第二代採用的是Sandy Bridge架構,接口為LGA 1155代表型號酷睿i3 2100 i5 2500 i7 2600等,第三代採用Ivy Bridge架構,接口為LGA 1155,代表型號有i3 3220 i5 3570 i7 3770,第四代採用Haswell架構接口為LGA 1150,代表型號有i3 4170 i5 4570 i7 4790,至於第五代處理器其實就是打醬油般的存在,市面上流通的型號非常少我們可以忽略不計。
從這個第六代開始英特爾採用了全新Skylake架構,接口也變成了LGA1151了,代表型號i3 6100 i5 6400 i7 6700,第七代的接口和六代一樣也是LGA 1151接口不過架構變成了Kaby Lake,代表型號i3 7100 i5 7500 i7 7700,到了第八代就是英特爾和前面幾代的分水嶺,因為到了八代以後他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大的,雖說接口也是LGA 1151但是架構變成了Cannon Lake,其性能將比7代以前同系列的處理器至少提升一個等級,比如八代的i3 8100他的性能就能達到7帶i5 7500的水準,所以八代是英特爾擠牙膏最厲害的一次,其實這個應該感謝AMD,因為AMD全新銳龍系列推出之後性能不但增強了功耗和製程也下降了,最主要價格更具性價比,這不得不讓英特爾推出第八代處理器來進行抗衡,所以AMD是功不可沒。
到了第九代英特爾處理器採用了Coffee Lake-S Refresh架構,接口依然和八代一樣,其實他就是八代的優化架構,代表型號有i3 9100 i5 9400 i7 9700,到了第十代架構變成了Comet Lake,接口發生了重大變化變成了LGA1200,代表型號有i3 10100 i5 10400 i7 10700,英特爾十一代架構為Rocket Lake-S,接口和十代一樣都是LGA1200,其實準確來說這個十代和十一代主板是可以通用的,但是英特爾宣稱十一代對供電進行了從新設計,所以不建議大家選用,這就和八代剛出來的時候選用七代H110主板是一個道理,不過這些在那些所謂的魔改大神手裡面都不是事,只要接口一致他們都有辦法解決,只不過說這個穩定性如何這就要看運氣了,對於英特爾和主板廠商來說他們巴不得你每年都換新的。
到了英特爾十二代架構變成了Alder Lake,十三代架構是Raptor Lake其實就是在12代基礎上進行再次優化,至於接口12代和13代都是LGA 1700了,換句話說這個12代和13代主板是完全可以共用的,支持12代處理器的主板也可以支持13代,通過上面我對英特爾一到十三代的處理器接口和架構的整理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二代不能通用,三四代可以通用,六七代可以通用,八九代可以通用,十代和十一代理論上可以通用但是英特爾不建議通用,十二代和十三代可以通用。也就是說英特爾處理器在接口一致和架構差不多的情況下處理器是可以通用的,如果接口不一致架構差距太大那麼是沒辦法通用的,另外我還發現一個規律英特爾不會讓你一個相同接口兼容性超過三代,即便是接口一樣也會因為架構不一樣讓你沒辦法使用,相比之下AMD就良心的多了自從2016年AM4接口發布一直到現在都快7年了,不過銳龍7000系列應該會改成AM5接口了,即便是這樣AMD還是挺良心的,對此不知道小夥伴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