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前三季度的成績單交出了,總營收達到了4458億,基本上和去年持平,但在1100億和860萬台的數據公布之後,任正非和余承東的承諾都相繼兌現了,華為“王者歸來”看來並非虛假。
華為公布成績單
步入到2022年,華為的進步有目共睹,伴隨着Mate 50、Mate Xs 2、Nova10等系列手機的發布,也在宣告着手機業務的回歸,余承東早前就說過:“之後想要購買華為手機都買的到了!”
在Mate 50正式開售之後,余承東的這句話得到了兌現,華為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智能手機總銷量達到了860萬台,實現了5%的逆增長,Mate 50首批400萬的存貨被搶購一空,熱度絲毫不亞於iPhone 14,目前正在緊急備貨當中,預計最終銷量將突破1500萬台。
Mate 50系列手機帶來了足夠多的驚喜,不僅實現了60%的國產化比率,還帶來了很多顛覆性的技術,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大額研發經費的投入,根據統計2022年前9個月,華為已經投入了1100億的研發經費,已經超過了總利潤,任正非也很好的兌現了承諾。
華為在第三季度能夠實現860萬台手機銷量,主要還得歸功於Mate 50系列手機,成功連接了北斗衛星,成為了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的智能手機,可以保證信號無死角覆蓋,緊急情況可支持短信、通話功能,並且還能實時生成運動軌跡,目前已經被收入國家博物館。
作為新一代的旗艦機,Mate 50系列延續了家族式設計,齊劉海、雙曲面屏以及圓形攝像頭等,在取消和徠卡的合作之後,成功替換了自研的XMAGE影像系統,外加上可變光圈、聚能泵、超級中轉站、崑崙玻璃等等技術的支持,讓這款手機具備不亞於iPhone 14的競爭力。
華為手機的供應鏈問題已經解決了,但依然受到芯片限制的影響,核心的處理器採用的是高通的8+系列,而存儲芯片採用的是SK海力士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無法完成高端芯片的代工,麒麟芯片一時間也難以回歸。
但好在華為還有另一大王牌“鴻蒙系統”,有了自主研發的“魂”,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牽制到美企,在升級到3.0版本之後,讓Mate 50擁有了更強大的商務特性,處理起文檔得心應手且不佔用內存空間,有了聚能泵技術的加持,就算只剩1%的電量,也能待機長達3個小時。
華為王者歸來
在鴻蒙升級3.0版本之後,華為萬物互聯的版圖算是初步成型了,Mate 50可化身超級終端,一次性和超過6台設備互通互聯,目前龍芯中科的LoongArch架構,已經成功適配了開源OpenHarmony。
意味着國內也有了芯片+系統的體系,即便歐美的技術斷供了,我們也不至於無計可施,目前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加大生態系統的建設,安卓生態已經有超過20億的用戶。
雖然鴻蒙在各方面上的優勢,都要優於安卓系統,特別是在系統的流暢性和穩定性上,技術上已經落後了,這一點谷歌官方是承認的,目前已經在研發可替代的系統了,但想要實現趕超,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Mate 50不支持5G網絡,但伴隨着Mate 40Pro對5G功能的重新申報,說明華為已經能夠解決5G射頻芯片的問題了,很有可能已經實現了供應鏈的國產化。因此後續的Mate 50大概率也是能夠支持的。
現階段如果對5G網絡有需求的話,可以購買新一代的5G通訊殼,經過技術升級之後,在網絡接收上也相當穩定,並且在價格上也進一步下降了,可以享受和原生一樣的5G網絡體驗。
前9個月的研發經費已經達到了1100億,接下來三個月即便縮減開支,總投資也肯定能夠達到去年的1200億水平,華為的堅持大有可為,期待着“2023年王者歸來!”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