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羅技鼠標五年忠實用戶,在其2021年一如既往的擠牙膏面前我終於決定更換下一隻鼠標的外設品牌。正在猶豫之際有幸參加了ROG社區的體驗官招募並成功獲得了ROG月刃無線版的體驗機會,至此已經作為主力鼠標使用一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款鼠標的使用體驗。
拿到鼠標的第一關注點是有些令我意外的鼠標外觀造型。月刃無線版並不是如我印象當中ROG標誌性的張揚、具有攻擊性的設計風格,反而選擇了一種更為內斂柔和的線條。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選擇,只是對於我來說這款產品是個人比較中意的那類。
相比我之前兩年在使用的GPW,月刃無線版與之最大的區別就是採用了右利手的人體工學設計,這確實是一件讓我費了不少功夫來適應的事,但是習慣之後的舒適度還是要略優於對稱式設計的鼠標的。
整體來看左高右矮,尺寸合適的話手部可以以一個較為自然的姿勢貼在鼠標上,左側最高點可以填滿掌心,也就是趴握的姿勢。
但實際上月刃無線版整體尺寸偏小,官方三維118mmx62mmx39mm,對於我來說趴握的話會顯得鼠標偏窄,無名指和小指比較尷尬,因此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抓握的姿勢。
底部視角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到無處安放的小指。
在參與體驗之初,這隻鼠標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其按鍵及左右裙位置均採用了PBT材質——對於鍵帽有所了解的玩家應該知道,PBT材質的特性是耐磨,不易打油,而選用在鼠標上同樣是為了避免殼體打油帶來的影響外觀的問題。
之所以十分關注這點是因為我手中的GPW已經由於長時間的使用油光鋥亮,礙於觀瞻這裡就不上圖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除了更換PBT材質之外,鼠標前部接觸熱區還做了粗顆粒的磨砂處理,進一步的避免了沾染油污,觸感更加乾爽。從我一個設計師職業病的角度出發來看兩部分對於光的不同反射效果也令鼠標的外觀層次更豐富一些,避免過於單調。
而兩顆按鍵之間的這顆滾輪也大有說道——採用了全透光的設計,搭配後蓋處的信仰LOGO,兩部分燈光區域給月刃無線版的顏值增色不少。再想想某外設大廠2021年的千元級旗艦鼠標竟然連LOGO燈都閹割了,對於我這樣一個外觀黨實在是不能接受。
提到燈光也順帶聊下這顆信仰之眼。整體發光均勻,光效邊緣十分鋒利,從拍攝結果也可以看得出來完全沒有出現光暈發散,實際肉眼效果也是清晰銳利。
雖然看起來關注的好像是不太重要的點,甚至有尬吹的成分,但是各位可以觀察下自己手中的鼠標RGB表現,就知道我對這個燈效是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了。
除了可自定義的燈效之外,月刃無線版的側鍵同樣支持更換不同顏色,並隨包裝附送了共三套不同顏色的側鍵。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小細節,雖然顏色選擇有限,但聊勝於無,至少也多了一處可個性化的配置,並且灰粉兩個顏色選擇的水準也很高,搭配起來效果不錯。
按鍵扣除下來有些難度,指甲太短的可能需要藉助工具。側鍵槽內有磁鐵來與側鍵進行固定。
側鍵一個根據機身線條設計的小折面也是很精緻的小細節。
接口方面月刃無線版選擇了【極為先進】的Type-C接口(你們知道我在內涵誰對吧),給鼠標充電終於不需要再單獨準備一根microUSB了。我是真心希望各外設廠迅速淘汰掉這個落後的接口,不誇張的說我現在桌子上的microUSB線就是純給幾個外設產品準備的。
另外此次ROG還附送了一根2m長的自研傘繩線,線材相當柔軟輕巧,號稱即便插線使用也可以達到無線的體驗——不過我選擇無線鼠標從來都不是因為體驗如何,而是單純不想桌子上再多根線。
鼠標底部腳貼被設計成了四個對稱的60度圓角扇形形狀,PTFE材質,實際體驗中順滑度比較令我滿意。同時ROG還很良心的附送了一副備用腳貼,這在我之前購買的鼠標當中可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另外模式切換鍵和藍牙配對按鈕也設置在了底部。關於這款鼠標的藍牙模式其實也是我很中意的一點,因為有時會需要同時操作PC和MBP或者帶MBP出門,鼠標直接支持藍牙模式讓我省去了再準備一隻USB接口轉換器的麻煩。
下面要聊的是月刃無線版又一處可以支持個性化的設計。摳出橡膠塞,通過拆卸鼠標底部的兩顆螺絲我們可以快速的打開鼠標上蓋,進而對左右鍵的微動進行熱插拔更換。這實在又是我的一大痛點,畢竟我之前的鼠標品牌是出了名的微動雙擊病。
月刃無線版默認安裝的是ROG自研開關,接點鍍金,7000萬次點擊壽命,同時紅色半透殼體看起來也充滿了科技感,還有標誌性的ROG字樣——然而對於用慣了歐姆龍微動的我來說,這顆微動手感偏軟,可能是鍵程略長的緣故,反饋響應略慢。同時在長時間點擊之後左鍵甚至出現了吱扭吱扭的響聲,向其他體驗官詢問了一番之後確認不是普遍現象,可能是品控問題。
好在ROG同樣附送了兩顆歐姆龍微動進行更換,好感度再次提升。
拆開殼體後我們可以看到內部結構通過蜂巢式設計減輕了部分重量,這也是在不打孔的前提下給鼠標減重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了。
最終月刃無線版的重量壓在了80g以下,對於一隻小鼠來說是中規中矩的成績。
續航方面,在2.4G連接、燈光全開、每晚5小時的使用條件下月刃無線版的續航在7-8天左右。雖然不是特別出色的成績,但是由於採用了TypeC接口和快充技術,充電的效率和便捷性大大提升,隨手扯一根手機充電線充5分鐘就能正常使用4個小時左右。
最後來聊下ROG鼠標的驅動軟件,ARMOURY CRATE。基礎功能與其他外設驅動軟件大同小異,按鍵自定義、調節燈光、DPI等功能一應俱全。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電量顯示功能,好像只能以25%為單位即四格電量展示,而不能實時顯示真實電量,這點比較令人費解,不太清楚是哪部分硬件不支持以1%為單位進行電量讀取。
另外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軟件內置了三個皮膚,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審美自行選擇。又是個性化,我今天才發現ROG真的是太喜歡給用戶們安排個性化了。
實際上為了鼠標與其他設備的神光同步,我還同時使用了AURA和AURA Creator,調試過程中喜聞樂見的遭遇了幻光戟丟失的情況,最後經過反覆的卸載和安裝終於實現了主板+幻光戟+鼠標同時識別。吐槽一句ROG給神光同步出的軟件實在太多了,百度隨便一搜也都是神光同步同步失敗的帖子,希望AURA能早日變得更加高效易用。
綜合以上,月刃無線版的配置在我看來還是相當豐富的,同時有多處巧妙的細節設計顯然也是下了功夫;除了略顯平庸的PAW3335光學傳感器之外,其他方面基本都達到了旗艦機產品的水準。同時這款鼠標的可玩性要遠遠大於其他競爭對手,多彩側鍵和熱插拔微動都是非常新奇的體驗。
輕量化+三模+快充+熱插拔微動+PBT按鍵+磁吸可更換側鍵,整款產品的亮點不可謂不豐富。再結合499的首發售價,在我看來這是一款頗具競爭力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