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特別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氛圍或者其他的人和事給影響的人,那你想要維繫正常的生活狀態,維繫正常的心境跟思維想法,這就會變成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事情。
如果你能意識到這個點,並加以調節,並形成一定的意識習慣,往後情況可能會轉好,你也會從中蛻變一部分。
但如果說你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被影響”這個問題,那迷茫感可能就會始終伴隨你了。
想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或者知道自己要什麼又不去爭取,不去堅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總在忌諱一些什麼而不做決定。
如上這些境況基本都出現在人被影響之後而不自知的情況下。
若是按以上邏輯,那人就被套上枷鎖了,今天我們就以一個星座為例,來詳細的說說這個邏輯。
“如何更好的了解以及理解你身邊的12星座”系列。
01
雙子座的人群很聰明,很靈活,但有時也會顯得比較精分,情況特殊的還會有一定的分裂性特質出現。
但是這些問題對雙子人群而言並不是什麼疾病,如果有雙子座的朋友發現自己有那些表現也不用驚慌,更不要自己嚇自己。
雙子的精分也好,短暫性的,瞬時性的分裂表現也好,這都屬於正常情況。
之所以說是正常情況,是有原因的,由於雙子自己的想法跟思維很容易變化,那麼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雙子很容易變化很多時候也不是取決於他們自己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多雙子座的朋友還沒意識到。
你們其實是很容易被影響的一類人,包括環境氛圍變化了,你身邊的某個物件變化了,某些事變化了,某些人變化了或者發生、出現等等情況。
在你介入之後,有了感受之後你就會變化,包括你的心理,你的思維想法會不由自主的也進行變化。
如果說那些東西為什麼會變化,我們刨根問底能得到答案,答案就是雙子的適應力本能在發揮作用。
變化是為了適應,適應是為了保護自己,這是一個關於本能的邏輯。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雙子的朋友有一天跟她說,她分手了,說的時候講了一些相處的細節,分手的細節。
你看雙子她表面感覺沒什麼影響,也能說些安慰對方的話,但實際上只有雙子自己知道,她這一天都不太好受,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問她,你是因為你朋友分手而難過,或者想到了一些而不對勁嗎?
她給不了你答案。
02
同理,隨着生存而變化,這是雙子生存本能的體現,變化是為了適應,多種多樣的變化凸顯的不正是靈活嗎?
其次,由於雙子的變化很多時候都是無意識的,且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那麼你想一想,長此以往雙子能不精分嗎?
出現短暫性的,瞬時性的分裂表現不就屬於正常情況嗎?
人的大腦跟身體機能與反射邏輯,它們也會形成一些習慣。
綜合起來有一個結論,雙子雖然靈活非常,但是可能缺少“自己的主心骨”,也就是自我意識不夠堅固的意思。
所以才會有靈活的變化,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出現。
同樣的例子,我們再換個角色,換一個有主心骨的人,他遇到跟雙子同樣的事情,她的朋友也跟她說自己分手了,也說了一些細節。
她也給了朋友一些安慰,但是這個事情並不會真正影響到她,為什麼?
說句實在的,雖然有點難聽,有點冷血:那事情跟她自己有什麼關係?
反過來講,我們在雙子身上看到了不同的靈活的感受力,不也說明雙子的感受性比較好嗎。
也就是說,雙子的善良跟惡性基本上不會特別固定在一個範圍之內,因為他們的腦子跟身體不給他們那個機會。
03
由此我們就可以拿出一個結論來說“雙子沒有辦法確定自己要什麼,可能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那麼由此一來,雙子的狀態跟習性就會定格在“當前的生存環境之下”。
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了,搞懂了這一點,你就可以有更好的了解以及理解你身邊雙子的機會了。
定格在當前生存環境下,首先是一個狀態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活在當下的問題。
當雙子的心情比較好的時候,體現出來的是靈活多變的面貌,不太好,或者比較迷茫的時候,以及不知道為什麼沒勁的時候,雙子就會選擇一個人。
所以情況是這樣:
在不同的情況下,也就是雙子不同的心情跟心境下,他們的表達跟行為其實都是由心而發的。
比如不想跟你說話,但是腦子知道不能明着跟你說,會傷你,所以她就會隨便講一個事情或者理由,比如要去學習。
再往後延伸,你看雙子遇到點什麼事,你能安慰得了嗎?你不能。
一個道理,一個邏輯。
04
回歸我們的主題,你跟雙子在一起,你給的太多行嗎?
這不由你決定,或者也可以這樣講,雙子需要的就不可能有多少,要的是真不多,比如想你的時候就是想簡單跟你聊幾十分鐘的天。
你看到她那樣,可能就會想她是不是要見面,那麼當你提出來的時候,你看雙子是不是發懵的?
她沒想過所以才會略顯發懵,見面吧,自己沒想過,拒絕吧,好像又不行,完了天也感覺不好聊了……
要這麼搞,那就成了雙子的枷鎖了。
當下,當下,當下,重要的詞說三遍。
跟雙子在一塊,收斂一下腦補力是很實在的一個事,加強一下當下的氛圍延伸也是個實在的事。
扯得遠,太能腦補,不利於跟雙子相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