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解《易》第8課:教育的頭等大事,是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前一卦《屯》卦講如何對待新生事物,物之既生,其發展的初期階段,必多矇昧,故要啟蒙,所以《周易》的第四卦《蒙》卦就是講啟蒙教育的。這是卦序的安排邏輯。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這是《蒙》卦的卦辭

我們首先按《周易》的取象比類、取象喻理的方法解讀這個卦辭。蒙卦,由上艮卦和下坎卦組成,卦象為山下出泉,好比是江河的發源地,“積小流以成江海,積跬步(kuǐ bù半步)以至千里”,這不是好事嗎?所以,《象傳》說:“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大意是,山下出泉,這是在說教育啊,君子觀此象,便下定決心,培育自己的美德(德者,得也,德是修之於身的道)。教育是一切的開始,如果把世界上的所有產業鏈都看成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體系,那麼,教育就是站在這個產業鏈體系最源頭的一環。

“亨”,亨通,事有所成,這是教育的必然結果。蒙者,矇昧無知也,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就是蒙,處於蒙蔽的狀態,所以“啟蒙”並不只是針對兒童。從人的天性來說,所謂啟蒙,就是開啟或者激發出人天生的靈性和創造力,老師的作用就在於啟蒙,“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因為教育分三個層次,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最核心的。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匪者,非也;童蒙,指有待啟蒙的兒童。這是說學習的態度,《禮記》說“禮聞來學,不聞往教”,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學習的首要前提,那種消極的、被動的學習態度,就是神仙下凡,也教不好。

從學習態度的角度看,積極,主動,靜心,專註,注意力集中,都是同義詞,諸葛亮的《戒子書》上說“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學須靜也”,都在強調這種學習態度。做學霸,從調整心態開始。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這裡打了個比喻,意在學習態度,就好比像占卜,第一次問卦之後,還不太相信,又再三地問,卜筮之人生氣了,“你這是褻瀆神靈啊,不給你說了”。當然,在現在看來,學習還要發揚質疑的精神,既積極學習,又不放過任何一個疑問,提問、質疑、問辯、探討都是學習的必然過程,道理越辯越明,“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學非辯問,無以發明。

“利貞”,利於守持正道,意思是說,學習還是得遵循陽光大道,那種投機取巧的,追求速成的,圖個虛名的,只管過程不管結果的,把希望寄託於名校名師的,都不是正道。認真鑽研,細心問辯,築牢知識體系,升華思維結構,培育創造力,利國利民利己,正道也。

初六,發矇,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這是《蒙》卦的第一個爻辭。

“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刑者,型也,規範也。說者,脫也,免也。桎梏是一種木質刑具,足械+手械。啟蒙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規範人的行為,免受刑罰,這就是規正之德,別等到出了問題再用刑罰。

教育,就得走上一條“整理思維,輸入概念,建立判准,自省督促,天天向上”的道路,如果按照現在的“平等、尊重、快樂、話語權、點到為止……”的理念,任其發展,那麼“優秀”必然是小概率的,結果是不可控的。“以往吝”,意思是任其發展下去,一定會造成某些遺憾。

“初六”講的是一個教育觀的問題,是選擇“整理思維,輸入概念,建立判准,自省督促”的理念呢,還是選擇“快樂教育”、“大浪淘沙”的理念,全在自己。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包蒙”,從爻象看,“九二”是陽爻,被下面的一個陰爻和上面的三個陰爻包圍着,猶如學生環繞着老師,認真聽講求教。有人把“包蒙”,解釋稱包容,或者有教無類,恐怕都不在這一爻的主旨上。

“包蒙,吉”,虛心向學就有希望,那麼結果一定是吉祥的。“納婦,吉”,可以從“九二”和“六五”的相應關係上理解,陰陽相應,學生好學,老師也愛教,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氛圍,吉祥。“子克家”,意即兒輩能夠治家,如此好學的後生,將來齊家有望,這是人們所做的判斷。

按照約定俗成的一個“易學條例”,卦的6個爻中存在着“承、乘、比、應”的關係,兩爻緊靠的,以下承上,最好是陰爻上承陽爻;反過來,為乘。兩爻相連,也叫“比”,表示相鄰環境時的作用與反作用。上下卦之爻兩兩交感,叫“應”,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對應之爻,一陰一陽的,為“有應”、“正應”,否則,無應。“承、乘、比、應”的關係,有時候有助於理解爻辭的意思。

可見,“九二”講的還是學習態度問題,為什麼學習態度如此重要?概括地說,教育就兩件事,一個是培養學習的自主性,這是個態度問題,依據的就是人的天性,因為人天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慾,想做事想成事,關鍵在於啟發;另一個就是教會學生系統的學習方法,秘訣在於知行合一,就是知到深處便是行,行到深處便是知。知識的傳播以這兩點為前提。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這是用婚姻做比喻,《蒙》卦並不是講婚姻問題。

爻辭說,不宜娶這女子,她眼中所見只有美貌郎君,不顧自身體統,娶她恐怕hold不住,沒有什麼好處。

學習沒有恆心,就像那猴子瓣玉米,見異思遷,學完三畫,便欣欣然,以為“得矣,得矣”,這樣下去可沒有好處。“六三”爻講的是不好的學習態度。

六四,困蒙,吝。

如果不學,或者像“六三”那樣的浮躁,就會陷於矇昧無知,被愚昧所深深困擾,將會處境艱難。這是糟糕的學習態度所造成的後果。

六五,童蒙,吉。

“九二”說“包蒙,吉。”描述了一種老師講課的情景。“六五”又講“童蒙,吉”,接受啟蒙,肯定是吉祥的。

前後兩個“吉”所指情況不同,“包蒙”吉者,是那種天生就聰慧好學;“六五”“童蒙”吉者,顯然是指另一種情形,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是困而後學,雖然走過彎路,但結果是吉祥的。

對於不喜歡學習的,就讓他先碰壁,讓他陷於困境,讓他知難,讓他吃到苦頭,然後覺得學習真香,這時候學習態度終於端正過來了。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擊蒙”,說的是對於比較頑劣、愚鈍之人,啟蒙的動作要加大一些,想各種方法,以激發之,促其反省、轉變。

“不利為寇”,教育不能像對付寇讎那樣暴烈、暴力,畢竟是學生嘛,嚴過為暴,寬過為縱,這個度要拿捏好。

“利禦寇”,對於矇昧本身,則一定要契而不舍,不放棄,掃盲,啟智,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質,這是國家大事,也是社會生活頭等重要的事,要以“禦寇”的態度對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