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佳人多薄命,閉門春盡楊花落。
墓葬文化在古代中國十分流行,尤其是對於有身份的人,他們死後基本上都會舉行豪華的葬禮以及豐富的陪葬品陪葬。古人認為死後會去到另一個世界生活,而墓室則是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的居所,所以但凡是有身份的人,都會請人為自己精心設計死後的墓穴。所以隨着時間的流逝,千百年之後,後世的人時不時便會發現古墓。
在1985年,內蒙古通遼市的一個村子裡發現了一座古墓,當即便上報給了有關部門,等到內蒙古文化廳的人前來考察的時候,大家都感到驚訝無比,這座墓保存完好,時間久遠,於開泰六年(公元1017年)建成,並且沒有經過盜墓賊的光顧,還是一座合葬墓。
發現古墓
1985年6月,村民們本在村子旁山坡上施工修建水庫,但其中一名村民突然碰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發出了“鐺”的一聲響,隨後周圍的幾人忙過來幫忙清理乾淨了,發現這底下竟是一層青石板,有人當即便覺得說是挖到古墓了,於是便趕緊上報給了內蒙古文化廳。
當考古人員勘察的時候,有了驚人的發現,這古墓居然是遼國時期的古墓,而且就其設計來看,這估計是當時的皇室墓葬。這讓在場的人都很激動,因為歷史上基本上就沒有發現過遼國時期的墓,這對於後世研究遼國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遼國古墓
遼國王朝始建於公元916年,由當時的契丹族建立。契丹人的文化在遼國統治的兩百年間發展得很迅速,文化歷史很是璀璨輝煌,更是為後世留下了契丹文字。然後遼國的命運卻沒能保持很久,當金國對遼國發起了毀滅性的打擊後,遼國文化幾近斷絕,所有的史書基本上都被燒毀了,所以留給後世研究遼國文化的典籍幾乎是找尋不到的。
後世的人想要揭開這個神秘的遼國時期的面紗很難,因為基本上找不到相關的資料記載,本來考古人員想從他們的墓葬中尋得蛛絲馬跡,但遼國人實在是不善於建築,他們的墓葬基本上都沒什麼防護手段,在考古人員找到之時都遭遇了盜墓賊的洗劫,所以留下的有價值的東西並不多。所以此次發現的這個沒有被盜的遼國墓葬對於考古人員來說很是珍貴,所以考古人員如此在意。
公主合葬墓
當考古人員慎重上報之後,相關部門下發了指令,全力配合他們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當時的考古人員心情很是緊張,雖然古墓外面看起來一切都是保存完好的樣子,但他們還是擔心裏面是另一副光景。當墓室門最終被打開的時候,考古人員看到墓室內的情景後,才終於放下了憂心。整個墓室保存得十分完好,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也沒有在時光中出現損毀,而且最讓考古人員驚訝的是,這是一個極其罕見的“合葬墓”。合葬的兩人頭枕金花銀枕,皆戴黃金面具,看起來盡顯雍容華貴。
根據墓志銘來看,此墓和考古人員猜測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這墓是遼國時期的皇家之人的墓。墓志銘顯示這墓主人是遼陳國時期的公主耶律氏,陳國公主是皇室中人,祖母乃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后,身份極其的尊貴,深受皇帝的恩寵。只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位公主早年突然病逝,在花一般的年紀就隕落了,離世的時候不過18歲而已。因為這是一個合葬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躺在她旁邊的就是她的丈夫了。據悉,她的丈夫名為蕭紹矩,同樣也是出身顯赫的王公貴子,是遼仁德皇后的兄弟。
陳國公主16歲的時候就嫁給了比自己大十餘歲的舅舅蕭紹矩,有專家認為因為當時的契丹皇族為了保證血脈的純正,便要求耶律只能與蕭姓通婚,所以才有了這場婚姻。但僅僅不到兩年,駙馬與公主便相繼因病去世,而18歲公主突然病逝究竟是何原因也不得而知,成了一個謎團。據聞,陳國公主和蕭紹矩兩人的夫妻關係極好,感情十分深厚,在世的時候舉案齊眉,只可惜他們兩人都英年早逝,未能廝守一生,只有死後合葬一墓,可謂是跨越千年,仍舊相守相伴。
結語
此次遼國公主墓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玉石和金銀財寶等,除此以外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壁畫,這些發現對於考古界來說十分重要,不僅能夠讓考古人員更好地研究遼國的文化和歷史,還能讓後世了解這一時期的文化空白。如今這座遼陳國公主墓已經被列為了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價值極高,希望在考古人員的不懈努力下,能夠讓後世之人更多地了解到曾經輝煌一時的遼國!
參考資料:《故陳國公主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