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車主稱大眾新款ID.3異常掉電,有人鎖車3小時後掉電10%

紅星資本局5月13日消息,近日,多位車主在投訴平台投訴稱,2025款大眾id.3改款聰明款存在動力電池異常掉電的情況,停車一段時間後,剩餘電量會突然下降10%-20%。

對此,上汽大眾官方客服表示,車輛異常掉電情況是由於磷酸鐵鋰電池本身的特性導致,車輛靜置後下次啟動時會出現顯示值的偏差,並非電池的質量問題。應急處理方案為定期將車輛電量用至12%-15%之間,靜置兩小時後再充滿。

圖據上汽大眾官網

多位大眾id.3車主出現動力電池異常掉電

一位山東煙台的2025款大眾id.3車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新車掉電記錄:3月21日第一次充滿電,當電量降至43%左右,停車3小時後電量降至21%,續航里程減少了100公里,4s店檢測沒有發現任何問題,讓他觀察記錄;3月26日第二次充電,一切正常;3月30日第三次充電,採用的是家充樁,晚上停車時剩餘電量33%,第二天9點開車時發現剩餘23%,掉電10%,4s店向廠家反饋了情況,讓等消息……從今年3月18日提車至4月25日,他總共充電8次,掉電6次。

他嘗試過多種解決方案,情況有所好轉。目前他的車在剩餘電量高於25%時,不再發生掉電,不過在低於25%時仍不時會有1%-2%的電量調整。

該車主在評論區徵集面臨相同掉電問題的大眾id.3車主,組建了“掉電車友群”,目前群內人數超過80人,遍及全國各地。

一位2025款大眾id.3的車主告訴紅星資本局:“就一個安裝坐墊的時間,剩餘電量就從38%降到了24%,嚇得我趕緊去充電。”他懷疑掉電是廠商bms(電池管理系統)的問題,為了防止車輛突然趴窩,乾脆敦促車主充電。

另一位掉電車主表示,他的車在剩餘電量30%左右鎖車3小時後,兩次發生掉電10%的情況。4月底,他加入了“掉電車友群”,目前“群里大部分車友都沒好,好了的也找不到原因和規律,全靠自愈”。

他提到,上汽大眾給的解釋是軟件問題,電池剩餘電量與表現電池容量有差異。廠家給的解決方案包括電量剩餘12%-15%後,鎖車靜置2小時以上慢充充滿;重置電池容量,平衡電壓等。“比原來好多了,目前在剩餘電量低於26%後,偶爾會掉電2%-3%,差不多是正常水平。”

分析師:磷酸鐵鋰電池一致性較差

顯示值偏差並非真正掉電

大眾id.3目前有兩款在售車型,分別為2024年7月上市的2025款聰明款,以及2025年3月上市的改款聰明款。前者採用三元鋰電池,後者為磷酸鐵鋰電池。此次出現動力電池異常掉電的正是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版本。

對於2025款大眾id.3異常掉電的原因和解決方案,紅星資本局聯繫了上汽大眾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沒有回復。

上汽大眾官方客服表示:“車輛異常掉電情況是由於磷酸鐵鋰電池本身的特性導致,車輛靜置後下次啟動時會出現顯示值的偏差,並非電池的質量問題,可正常放心使用。”

客服提供的應急處理方案是:“為了保證剩餘電量或者續航里程顯示的準確性,需要定期將車輛電量用至12%-15%之間,靜置兩小時後再充滿。”

對於客服提到的“磷酸鐵鋰電池本身的特性導致”,汽車行業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解釋道,相比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一致性較差。

“動力電池由很多電芯組成,電池管理系統要同時管理幾百節電池。三元鋰電池的放電曲線更為線性,容易計算電量百分比。而磷酸鐵鋰電池在相同電壓下,每個電芯的電量差距較大,而且內阻更大會導致每個電芯的電量損耗不一致,這對電池管理系統有更高的要求。”他指出,電池本身沒有問題,掉電不是電量真實減少了,而是電池管理系統計算和顯示的原因。

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目前採用的兩大主流技術路線。

一般情況下,三元鋰電池的成本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續航里程更長‌;熱穩定性較弱,更需要防範熱失控風險;循環壽命較短‌;低溫性能更優。而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更低;能量密度相對較低,近年來通過結構優化(如刀片電池)有所提升;熱穩定性更強‌,高溫下更不易起火;循環壽命更長;低溫衰減明顯‌。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肖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