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林琛力】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3月25日,奔馳高管喬治斯・馬辛(georges massing)表示,由於人工智能在汽車產業越發重要,歐洲汽車行業正因過於依賴中國和美國的技術而面臨風險。
“我們越是進入人工智能領域,就越是需要更高效的計算機。”在柏林舉行的行業會議上,負責奔馳自動駕駛項目的馬辛提到,“但我很少看到歐洲對用於汽車的高性能計算機硬件進行投資。”
馬辛指出,目前行業內廣泛使用的激光雷達傳感器主要由中國和美國生產,歐洲需要打造自己的高性能芯片和雲服務提供商。
“在歐洲,我們既沒有能夠訓練這些模型的雲服務,也沒有相應的硬件。”馬辛說道。
歐洲政界人士認為,歐洲車企應該減少對中國和美國的高科技零部件依賴。 彭博社
報道指出,軟件已成為電動汽車之間的關鍵差異化因素,比亞迪等中國製造商和特斯拉正遙遙領先。歐洲汽車製造商不得不與硅谷和中國的企業尋求合作,以獲取在下一代汽車競爭中所需的技術專長。
歐洲的政界人士認為,歐洲車企應該減少在高科技零部件方面對中國和美國的依賴,以降低安全風險,並確保企業在出現短缺時能夠獲得足夠的供應。
據介紹,奔馳公司正在投資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魔門塔(momenta),以增強其駕駛輔助系統。而大眾汽車集團在歷經多年自身軟件業務的掙扎後,目前正與美國的里維安(rivian)汽車公司以及中國的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公司合作,以加快電動汽車的開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