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造車的底子有多強?

4月18日,第170萬台長安逸動整車正式下線。

回顧長安逸動的發展史,堪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寶劍鋒自磨礪出”。

2011年9月,長安逸動與公眾的第一次會面是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很多汽車品牌在多年後才解鎖的出海“成就”,長安逸動早早就拿下了。

第一代長安逸動最早上市於2012年。

彼時的市場環境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四六”開,中國品牌尚有很多東西沒有嘗試,大家都是摸索着前行。

而上市同年9月,長安逸動成為了國內汽車行業第一款獲得五星安全評價的車型,從此安全成為長安逸動成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14年1月、12月,長安逸動又分別經歷了FMVSS208翻滾測試、黑河零下40°冰雪路面操控極限驗證,在實操中驗證了長安汽車的造車功底。

接下來的時間,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節奏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中汽協公布的數據,在今年1-3月,中國品牌在中國市場所佔份額均在60%左右,相當於與合資品牌完成了地位對調,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自主品牌轎車,都是2018年以後SUV熱度逐步下降後的產物。

而相比於一些產品“剛到新手村”,長安逸動在2018年作為“滿級大佬”迎來二次進化,隨後不斷解鎖新的成就。

2019年,第二代逸動再度拿下C-NCAP五星安全評價。

2021年,助力長安汽車拿下CTCC車手杯及廠商杯雙冠軍的同時,獲得中國汽車用戶研究滿意度測評自主品牌轎車第一名。

2023年,解鎖“24年領跑”成就,以15.7萬銷量成為最賣座的自主燃油轎車。

從現象看本質,長安逸動能夠突破重圍經久不衰的背後,依然是長安汽車提供的強大背書。

從2003年派駐代表到意大利都靈、2006年成立都靈設計中心,再到如今形成“六國九地”各有側重的研發布局,長安汽車的研發投入保持着連年增長,研發團隊拓展至1.1萬人,國內外專利申請數量也在連年攀升。

按照估算,2023年長安汽車的研發投入達到了160億。

而在此期間,長安汽車開發的中國OEM首個動力模塊化平台——藍鯨NE動力平檯面世,填補了中國汽車平台化開發的空白。如今中國品牌平台化開發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長安汽車在中起到的領跑與助推作用不可小覷。

面世12年,隨着第三代逸動煥新上市,長安逸動也正式迎來第170萬輛整車下線,長安藍鯨NE動力平台的優勢與可靠性再次得到驗證。

此次第三代逸動搭載藍鯨新一代NE1.5T高壓直噴發動機+藍鯨新一代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的組合,基於全新一代VGT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AGILE敏捷系統+350bar燃油壓力直噴,同步優化動力與整車燃油經濟性表現。

據悉,在WLTC工況下,第三代逸動的油耗為6.14L/100km。

此外,自2017年長安汽車啟動“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來,長安汽車先後發布了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大戰略。

當前隨着深藍、啟源、阿維塔等智電品牌的漸入佳境,長安汽車正在逐步開拓新能源市場,出海事業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作為7屆14年名列行業第一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長安汽車智能化領域專利公開量行業第一。基於“北斗天樞”計劃早前就做了一些“敢為天下先”的事情。

比如APA代客泊車等、L3級智駕技術的率先上車等。

對於智能技術開發的執着也使得長安汽車旗下產品在智能科技配置上的表現更加慷慨。

此次第三代逸動就擁有相較於同級產品更為豐富的智能配置。

標配具備理解能力與問答能力的AI超腦小安,擁有手機藍牙鑰匙以及遠程車控。智駕層面則標配540°高清全景影像,搭載ACC自適應巡航、前碰撞預警、自動緊急制動等駕駛輔助配置。

除此之外,第三代逸動也繼承了長安製造的不錯品質。

第三代逸動擁有攬獲中國十佳車身榮譽的方舟籠式安全車身,採用“直5縱5橫”安全結構,打造最優傳力路徑,整車高強度鋼佔比超70%,鋼材最高強度達1500Mpa。艙內環境採用高標準管控體系,從源頭做起保障艙內質量,內飾原料全部經由“金鼻子”團隊測驗,確保用車安全與健康。

近年來,長安汽車的市場表現始終在百萬規模的基礎上穩定增長,據長安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長安汽車累計銷量達692113輛,同比增長13.9%

而從2012到2024,如今正值長安逸動的第一個“本命年”,第170萬輛長安逸動下線某種程度上來說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數字突破。這背後折射的是近年來長安汽車作為頭部品牌實力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以及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對壘中角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