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車上線量再翻番!西南城配用戶口味變了,輕卡恐將失寵?

輕型商用車領域,雖說近年來新能源車型來勢洶洶,滲透率逐年提升,但從市場大盤來看,燃油車型依舊是銷量主力軍。2024年已過去兩個多月,相關數據顯示,燃油輕型車穩步上量的同時,其中也是“暗流涌動”。

2月銷量環比上漲,同比去年略顯疲軟

卡車e族數據中心數據顯示,燃油輕型車2月上線量32961台(包含輕型載貨車、輕型冷藏車VAN車),環比1月上漲19.9%,連續兩月銷量提升。

從數據上看,倒是挺符合此前所預測的行業復蘇之勢。只不過,對比去年同期卻沒那麼美好。2023年2月上線量是36112台,今年同比去年只能說基本持平。而且去年2月環比1月可是提升了將近2倍,取得了“新年開門紅”。

對比2023一整年數據也可以看出,去年月均上線量就是3萬出頭。在藍牌新規、部分城市油車限行等政策刺激之下,目前燃油輕型車的市場大盤基本已經趨於穩定,上升空間小,甚至細分領域還逐漸被新能源所蠶食。

近一年燃油輕型車上線量波動圖

不過,卡車e族上線數據顯示,燃油輕型車銷量結構發生了變化,而且還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品牌特色”。

銷量結構此消彼長,依維柯VAN車“爆火”

如果把整個輕型商用車市場比作一塊蛋糕,輕型載貨車肯定是分得最多的那一個,畢竟它是城配市場的“霸主”。不過進入2月後,來分蛋糕的對手突然覺醒,給它來了一出“白衣渡江”,悄無聲息瓜分走了一大塊。

根據卡車e族上線數據計算,2月輕型載貨車上線量18168台,環比1月下降14.6%,銷量結構佔比也從67.5%降至49%,遇到近一年從未有過的“低谷”。

而讓其“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便是VAN車。2月VAN車上線量達到14084台,環比1月暴漲1.77倍,達致近一年的頂峰,銷量結構佔比幾乎能與輕型載貨車分庭抗禮了。

再來看品牌層面。2月份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江鈴汽車重汽HOWO輕卡、江淮1卡、一汽解放福田奧鈴的輕型載貨車、輕型冷藏車,上線量環比1月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唯獨慶鈴五十鈴逆勢上漲。不過對比去年情況,慶鈴五十鈴月銷1000多台算正常發揮。

令人感到炸裂的當屬南京依維柯,上線量那是斷層領先。拆開它們的銷量結構,2月VAN車上線量達到9417台!據卡車e族了解,南京依維柯VAN車型在2月的主要銷量來源是國內某大型快遞企業進行了集中採購。

當然,銷量結構的此消彼長,以及南京依維柯的爆火,其實都揭示了輕型商用車的市場趨勢。藍牌新規、城市限行等政策實施將會持續推動輕型車市場變革,一方面部分輕卡用戶會將目光轉向新能源車型;另一方面,VAN車型憑藉性價比高、限制少、停靠靈活等特點,也讓南京依維柯、江鈴汽車、上汽大通等品牌吃到了這波紅利

VAN車型大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與區域運輸結構息息相關。卡車e族數據顯示,2月份,VAN車在四川以及雲南兩個區域,對於過去一年銷量成倍猛漲。

近一年四川VAN車銷量波動圖

作為宜居省份,四川、雲南從不缺少煙火氣,不僅是省會城市,周邊地區的發展也在加快。城市進入新零售時代,像生鮮到家、社區團購等行業日益興旺,對於末端配送的需求量大幅上漲。貨運市場變化倒逼車型“進化”,VAN車顯然是最適合遊走於小區等狹窄路段的城配工具。

近一年雲南VAN車銷量波動圖

同時,隨着貨運平台往西南區域開疆拓土,入行門檻更低的VAN車自然迎來了新機。不需要雙證,路權也比藍牌輕卡高,貨運平台上VAN車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無論是固定貨源還是散貨運輸接單,VAN車都可以很好地滿足需求。

此外,綜合今年前兩月上線量看,輕型載貨車+輕型冷鏈車總體“情緒略有波動”,呈現出存量競爭態勢。這時就更考驗車企的“內功”了,誰能幫助用戶解決更多細分場景痛點,誰就能搶奪更多市佔率。

比如江淮1卡就在輕型車領域布局了多個子品牌,甚至包含VAN和皮卡車型。如果縱覽江淮1卡整體上線量,它們可以排到輕型車市場第二,輕卡領域更是賣得最好的那個。在市場大盤顯出疲態之時,延伸產品線有助於車企抗住壓力,並為逆勢上揚做好準備。

冀魯豫、長三角穩定發揮,西南區域貢獻增量

現代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餐館、商超、海鮮、水果、快遞、家裝......有煙火氣的地方,就少不了輕型商用車的身影。它們往返於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人們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看這幅銷量熱區圖,其實跟各省人口數量似乎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2月燃油輕型車銷量排名前十區域: 江蘇、江西、浙江、河北、山東、河南、四川、湖北、雲南、安徽

華北地區的河北、山東、河南,均為工業、農業資源大省,公路運輸十分突出,是全國路網中心,自然也是輕型商用車的銷量“福地”。

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東部沿海發達經濟帶交匯處,改革開放以來憑藉突出的區位優勢,成為經濟增長最迅速、城市化進程最快的地區。長三角所輻射的江蘇、浙江、江西等省市,不管是城市規模還是常住人口方面增長幅度逐年擴大,城配物流也是日益興盛,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運輸人前去淘金。從上線數據看,江蘇、江西、浙江、安徽、上海聯手貢獻了4230台,佔總上線量的13%!妥妥的“城配大區”。

西南地區也貢獻了非常大的增量。隨着四川路網布局不斷完善,目前已建成了以成都為核心,輻射周邊城市的龐大公路網。同時,四川還以鄉村產業為紐帶,進一步整合織密農村公路網,形成更具活力的鄉村生態產業帶。這對於一個農業大省來說,無異於蛟龍入海,作為城配運輸主力軍的輕型車也迎來了可觀的增量。

除了隨市場需求而爆髮式增長的VAN車之外,今年1-2月份,四川輕型載貨車、輕型冷藏車環比過去一年,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而雲南的發展也引人注目,其增長態勢比之四川不遑多讓。

總的來看,輕型車市場銷量分布趨勢明顯,華北看冀魯豫,華東看長三角。但如果要想獲得增量市場,還得多關注四川、雲南等西南地區的用戶痛點,推出更符合場景需求的車型。市場充滿機遇與挑戰,對於咱們卡友來說自然是好事,因為車企只有深入關注細分領域遽變,關注區域特點,方能推出更多高質量產品。這其實也體現出了卡車e族獨家數據的價值,請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