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國公司一口氣下單 10 萬輛比亞迪電動汽車,德媒稱是對德國汽車製造商的一記耳光?
我覺得不必酸,因為曾經有人這麼說:新能源時代,是中國汽車製造業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因為這兩年中國的汽車製造業在電動汽車領域成績很卓越,特別是出口貿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能夠在德國街頭出現,德國能夠拿下這麼多訂單,其實並沒有太多意外!
因為在2022年10月最新的消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王金照表示,2021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佔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國。駿特商務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到8月,在歐洲上牌的電動汽車中有19%來源於中國製造。
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夠出口到國外,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無論是運營體系還是服務體系以及銷售體系,已經有了完善的體系,所以作為曾經的汽車製造業大國的德國,在購買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也可以得到更加完善的保障!
和早前以單純的外貿形式出口產品不同,當下中國車企已開始注重成體系進入海外市場。包括上汽、比亞迪、蔚來等中國車企已開始建立海外運營、銷售、研發分支,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可能會疑惑了,中國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機會?德國為啥沒有完全守擂成功,畢竟燃油車時代,已經做得那麼牛了,而且德國的機械製造工藝,在高端領域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德國的工藝對於德國汽車有很強的加持!
這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國際上大家關注的問題,以及創新問題上了!如今哪些國家更加重視環保問題,更加重視碳中和,無疑中國區域是非常重視的,而且從經濟角度,中國也需要走出特色化道路,因為中國很多的資源都需要依賴進口,就連石油都需要!
據統計2020年我國石油總消費量為7.37億噸,其中我國自己生產的石油為1.95億噸,進口的石油為5.42億噸,因此,我國進口石油的佔比為73.54%,實際上,這幾年,我國石油對外的依存度都在70%以上,雖然,我國這幾年也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但在短時間內,這個比例還是難以改變。
而在石油消耗方面,汽車就佔據了大頭,所以無論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還是碳中和角度,發展新能源,打造電動車勢在必行!國家牽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如今進入賽道的汽車廠商特別多,甚至還有一批跨界的企業都進入到這個賽道了!
當產能起來了,自然國內就不夠消耗了,所以出口國外就很有必要了。
之前我說過,中國是最重視碳中和,最重視環保的國家,並不代表其他的國家不重視,這些年全球氣候變暖,各種劣質的天氣出現,人們肯定要重視新能源發展, 政府也極力地推動新能源。德國肯定也不例外,如果內部並沒有反應這麼快的速度,並沒有在外在需求刺激下,肯定很難有這麼強的敏銳度去創新做新能源汽車;而中國的很多企業嗅到了,當然美國的特斯拉也嗅到了,所以中國的車企自然就有機會在全球市場分一杯羹了!
德國市場需求新能源,而本國並沒有這樣的產品提供的時候,又需要物美價廉的產品供應到市場上,自然比亞迪這樣的車企造的新能源汽車就是最合適的選擇了,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