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即將啟用電芯製造技術中心,將支持電芯的研發和生產

近日,寶馬集團宣布其位於慕尼黑東部帕爾斯多夫的電芯製造技術中心(Cell Manufacturing Competence Centre)將於今年秋季正式啟用。作為公司整體電氣化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芯製造技術中心將幫助寶馬集團進一步深化在該領域的技術儲備,加強在電池系統研發和製造方面的優勢,加速集團電動化轉型。2019年,寶馬集團電芯產品技術中心(Battery Cell Competence Centre)正式啟用,推動寶馬集團在電芯技術方面的發展,重點在於提高電池表現,如能量密度、峰值功率、使用壽命、安全性、負荷特性等。



寶馬集團發動機及E-drive規劃和生產總監Markus Fallböhmer表示:“電芯製造技術中心讓我們能夠完善整個價值鏈的專業技能。電芯製造技術中心的啟用意味着寶馬集團將能夠與電池製造商進行深入的討論,並對流程和技術進行優化。” 寶馬集團在電池研究方面注重從模塊到電芯、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的長期技術能力,從完整的價值鏈和整個生命周期思考電池的研發和製造。其研究內容覆蓋電池基礎工作原理、電池內部材料組合、電極零部件、電芯結構等完整價值鏈,致力於產品和工藝的早期研究和概念驗證。在此過程中,寶馬集團與供應商夥伴攜手完成新技術的產業化落地,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的發展,同時從零部件層面着手提高寶馬集團電動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深入研發電池技術價值鏈

強化技術實力與儲備


即將啟用的寶馬集團電芯製造技術中心佔地約1.5萬平米,初始開發階段總投資約為1.7億歐元,擁有約80名員工。寶馬將在此驗證未來高性能電池工業可行性,全面分析並深入了解電芯上游價值鏈,幫助供應商生產出符合寶馬集團規格的電池,從而進一步優化電池生產的質量、生產效率和成本。寶馬集團電芯製造技術中心生產的電芯僅用於研發和驗證功能。



目前,寶馬集團電芯製造技術中心已規劃能力包含生產、開發、技術驗證等。第一階段建設完成後,技術中心將投產電極生產系統,包括電池電極生產部分,石墨以及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的分別計量和混合;以及後續在集流體金屬箔上的塗布、碾壓和分切。在第二階段,製造技術中心將安裝用於電池組裝和激活(化成)的系統。在這裡,電極與其他結構件裝配成電芯,並進行激活(化成)和質量檢查。


電芯製造技術中心將支持

“新世代”車型電芯的研發和生產


寶馬集團預計將在2025年推出“新世代”車型,並率先搭載第六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新世代”車型將具備完全重新設計的IT和軟件架構、全新一代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和電池、以及貫穿整個車輛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續理念,特別是優先使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循環材料,倡導循環經濟。



寶馬集團電芯製造技術中心將為“新世代”車型所搭載的第六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提供支持,包括大幅提高下一代鋰離子電芯的能量密度,同時降低材料使用和生產成本。第六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將兼顧性能和成本控制,並啟用全新的化學體系和電芯形式。


踐行“家在中國”發展戰略

推動寶馬在華電動化發展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也是寶馬集團邁向電動化出行的重要市場。位於瀋陽的動力總成工廠是寶馬集團全球三大電池生產基地之一,在滿足整車動力電池生產的同時,也集成了原型動力電池的生產。而位於瀋陽的寶馬研發中心聚焦於電動化領域。其研發範圍包括動力電池本地化開發和驗證,包含電池子部件的硬件設計與仿真、軟件功能標定與集成驗證、以及電池安全與性能的驗證。


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於2017年開業,集電池研發、生產及測試於一體,是寶馬集團在德國以外首個擁有完整電池裝備能力的電池中心。2020年,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正式揭幕,成為寶馬集團全球首個生產BMW第五代動力電池的生產基地。目前,新BMW iX3和全新BMW i3搭載的第五代動力電池都是在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生產。



2022年,寶馬集團量產和試生產純電動車型將達15款,覆蓋約90%的豪華車細分市場,同時在中國市場呈現5款純電動產品:包括創新BMW iX、創新BMW i4、BMW iX3,全新BMW i3以及創新BMW i7。到2025年底,寶馬集團預計在全球累計交付200萬輛純電動車;屆時中國銷售的每四輛新車中就有一輛是純電動車型。錨定清晰轉型路線,寶馬集團正持續引領行業創新發展,推動豪華電動出行的落地。未來,寶馬集團將繼續引領創新發展,推動可持續移動出行,堅定向電動化的未來加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