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國產化,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是否利大於弊?

我覺得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特斯拉進入中國,實現國產化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來說都是利大於弊。

從復盤的角度來看,2020年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來說絕對是具有深遠影響的一年。2020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絕對是令人驚喜的一個半年

從乘聯會所提供的數據來看:

  • 從2020年8月開始,新能源市場開始一路攀升,從7月份的8.3萬台一路衝到了12月的20.6萬台
  • 市場份額方面,市場份額從2020年Q2的4.4%衝到了2020年Q4的8.0%,而12月的市場份額達到9.1%。
  • 與此同時,BEV即純電動車的銷量佔比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當中迅速提升

2017年-2020年12月新能源車銷量走勢 數據來源:乘聯會

2017年-2020年12月新能源車市場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乘聯會

從行業內看,其實可能只有相當一小部分人會想到2020年下半年的純電動汽車的銷量能夠上到這個水平。大家在看到單一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或者品牌銷量暴漲的背後,是整個市場的蛋糕被做到。

這種在沒有任何外部的消費者購買政策激勵的情況下的銷量的暴漲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從深度的原因來剖析:

  • 從技術方面來看,自然是2020年的產品相比2019以及之前的產品更能打,多數的頭部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廠已經經歷了第一輪產品的迭代,第二輪的產品基本都是採用全新的純電平台,在產品成熟度上更高,在產品定義的區分度上思考的更充分,產品也更具特點。與此同時,由於技術的進步、行業規模的拓展,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購買成本的差距已經拉入一個更容易承受的區間。就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那些第一輪產品很多還活躍在網約車市場,但第二輪產品都開始以很高的佔比走入C端用戶的家中。尤其是像ES6、P7這樣的產品,作為成交均價三十萬上下的中國品牌,能夠達到3000以上的月銷量,是絕對具備相當的產品力的。這也是很多中國品牌努力很多年所沒有實現的。
  • 除了技術本身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使得廣大消費者建立對於純電動汽車的信任,除了信任產品,更多的是信任整個行業。特斯拉作為一個挾裹着巨大品牌號召力的廠商,其在中國市場的不斷降價增量很好的引導着消費者建立對於純電動汽車這樣的產品的信任。由於過去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在野蠻生長的年代由於各種管理不善給中國市場的消費者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印象,所以更多數的大眾消費者對於純電動汽車的信任顯得尤為重要。

成立多年,一直堅持向上,但成交均價一直難超過20萬的自主豪華品牌-領克

實際上,純電動汽車不斷的普及,也是一個新的產品不斷教育消費者,衝擊原有的消費者汽車產品價值體系的過程。

對於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對於汽車產品優劣的評價,在多數情況下並非來源於自己實際的產品體驗,因為目前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體驗並不足夠多。更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評價來源於汽車廠商的教育、汽車媒體的教育,具象而言,可能是像38號一樣自詡不充值且科班出身的車評人。汽車媒體和汽車廠商的慣性評價標準則來源於傳統的汽車工程的理論體系。正如我之前這個問題里所講到的,在電動汽車時代,汽車評價標準的轉變。

也正是因此,電動汽車的一些更好的體驗並沒有被消費者快速發掘出來。也並不被消費者認可。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對於電動汽車產品品牌的不認可,還是產品開發的不認可,都會阻礙整個市場的拓張和發展。在這個時候,一小部分消費者價值觀更加多元的消費者購買特斯拉的選擇就會起到教育市場其他消費者的作用。隨着特斯拉的示範作用,那些原本保守的恪守原來標準的消費者開始願意做出更多的嘗試,然後一部分會get到純電動車的優點,從而成為電動汽車的車主,而這一部分新的車主又會教育其他更加保守的車主,吸引他們來關注純電動汽車。也就是說,只要技術上能夠保證實用性,純電動汽車市場就會像雪球一樣開始慢慢滾起來。

從價格上來說,純電動汽車的成本和傳統燃油車會越來越接近。除了北方地區的冬天場景,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已經幾乎可以完全兼容大多數的使用場景。所以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在明年也會進一步提升。

在整個市場的消費者對於純電動汽車產品的看法轉變的過程當中,特斯拉起到了相當重要的示範作用,甚至說這是特斯拉國產對於中國新能源產業最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激發了C端的需求,整個行業才能被帶動起來。

由於蛋糕越做越大,造車新勢力也被從緊張的現金流當中解救出來,並獲得了更強的資金的背書用於投入到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和開發當中。這也將進一步提高新勢力和其他傳統車企的技術儲備,從而向特斯拉的銷量發起衝擊。

雖然短期內,特斯拉整體來說依然具有巨大的銷量優勢,但新勢力和其他國內傳統車企的進步速度明顯在進一步縮小這個差距。幾個造車新勢力的品牌icon也都已經形成,開始在幾個方面展現出領頭之勢。後期隨着品牌力的上升,特斯拉的優勢會越來越小

這也是長期來說,依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利的原因。我們也不妨大膽展望一下純電動汽車的未來,行業發展的拐點或許真的就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