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相當迅速,在國內市場的滲透率很快就和燃油車平分秋色了,新能源汽車日常費用較低、性能相對更強、智能化更強等優勢,隨着技術不斷迭代,持續對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停滯的燃油車形成了壓制。但是在很多燃油車車主或者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眼中,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核心目的就是為了省錢,尤其是購買純電車型……
那麼開純電車真的更省錢嗎?
事實上從日常費用上來說,純電車的確更加省錢,尤其是有家充樁的用戶,日常的電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就拿接近5米級別的小米SU7來說,如果使用家充樁,且還有峰谷電價的話,平均每公里的費用也就是8分錢左右,但是一輛5米級別的燃油車,如果長期短距離通勤,每公里的費用能達到8毛錢,尤其是一些排量稍微大一點的車型,兩者的差距就是10倍之巨!
按照一年3萬公里計算,兩者的差距就是兩萬多,就算純電車保險更貴一點,但是考慮到純電車幾乎不需要保養,兩者一年的費用差距,基本也在2萬元的水平,所以還是純電車更省錢。
但是很多買車純電車的小夥伴,卻還在吐槽,有了純電車之後,花費比以前開油車的時候更多了,尤其是今年,怎麼回事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很多小夥伴開純電車太省錢了,對開車這件事就缺乏基本的“敬畏”了,也就是說,他們哪兒都敢去了,尤其是中短距離的路程。開燃油車的時候,很多車主其實也想跑出去露營、聚餐什麼的,但是因為油車花錢多,也沒有外放電等功能,所以很多時候權衡一下,也就放棄了。
但是對於很多純電車車主來說,反正純電車的“路費”,也就是充電費用幾乎等同於不要錢,那就往出走唄,朋友叫聚餐,走!親友想露營,走!結果就是開車沒有花多少錢,買食材、飲料、露營裝備、聚餐買單,花了老鼻子錢了,更“要命”的是記吃不記打,下次有人叫,還去!
而且到了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駕駛輔助大爆發,就連一些不到20萬級別的純電車都搭載了城區NOA功能,高速NOA幾乎標配化,這就更離譜了。前兩年很多純電車忽略了日常電費這件事,但是偶爾還覺得開車這事畢竟還要花費精力,要不就不去了吧。
現在好了,有了更高段位的智能駕駛輔助,就連開車也更加輕鬆了,尤其是上了高速,高速NOA各家技術都相當成熟了,基本上目視前方,手握方向盤,偶爾介入一下,幾百公里一會兒就過去了,疲勞感大幅度降低。所以跨城的聚會可以多去了,稍微遠一點的露營也可以去了,額外買單的錢,過路費的錢,花得更多了!
當然,對於這些純電車車主的遭遇,我們認為是好事一件,畢竟在車輛通勤這件事上的花費大幅度減少之後,儘管在其他方面的花費更多了,但是這些花費都在大幅度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數”。和親友們多聚會是一種幸福;和家裡老人小孩一同去野外露營,大家多接觸大自然,是一種幸福;頻繁開車去打球、鍛煉,維持身體有更好的狀態,這當然也是一種幸福。所以雖然很多純電車車主吐槽花錢比以前更多了,但是這種花法,比開燃油車錢直接順排氣管排走,還是要划算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