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的殺人犯,惡霸,兵痞,經過修心,幡然悔悟曾經做過的一切,蛻變成一個高僧。
傳說河西的水磨,磨面,就是高僧劉薩珂從中原傳入河西走廊的。
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和釋迦牟尼比肩的河西著名高僧劉薩珂,法名釋慧達的傳說。
慧達法師在未出家之前名叫劉薩珂,家裡非常富裕,劉薩珂為了維持奢侈的生活,他家主要靠收取地租,小時候劉薩珂不愛讀書,為人特別兇殘,一次,劉薩珂收地租時把一個僱農的糧食全部收光了,導致僱農一家五口餓死在破屋裡,激起當地民眾的憤怒,民眾燒了劉薩珂家的糧倉。
劉薩珂出家後,法號慧達,並沒有潛心修行,而對民眾燒他家糧倉的事情還耿耿於懷。
一次 慧達法師醉酗酗地進入雲庄寺,拜見師父慧能大師。
與惠能大師參禪,慧達法師沉思良久不服氣的說:“僱農欠了我的租子,我收地租有什麼錯?”
慧能大師輕輕地在地上抓起一把沙子,攥在手裡,然後問慧達法師:“我手裡的沙子有多少粒?”
慧達法師反問慧能大師說:“難道你知道你手裡的沙子有多少粒嗎?”。
慧能大師輕輕地搖頭說:“有些事情是我們眼睛做不到的,只有用心去體會。”說完慧能大師把攥在手裡的沙子輕輕地灑在了慧達法師喝水的缽中,缽里的水立刻渾濁了。
慧能大師只說了一句:“水髒了。”然後就閉目養神去了。
慧達法師不可思議,心裡非常氣憤,又礙於雲庄寺是佛門境地,慧能大師又是他師父,心裡的憤怒不好發作,慧達法師剛要拂袖而去,就聽見慧能大師說:“你的貪慾就向這數不清沙粒,潛藏在你的心裡,我們的眼睛是看不見的,你做得事情,看似是合理的,但是向你這樣曾經的劉薩珂惡霸,糧食堆成了山,而劉薩珂連僱工維持生存的一小點糧食都不給僱工,只圖你的享受,而不關心僱工的死活,難道不是貪慾所害嗎?”
“ 人世間,生命生生不息,我拿整個雲庄寺,換你的心肝,你換嗎?”慧能大師慢悠悠地說。
人生百態,性有善惡,有些事,看似你做得合理,其實是不合理,有些事,看似你做得不合理,其實合理。
善惡沒有定論,就看你內心慾望的大小。
慧能轉而又指着撒有沙子的缽說:“你看,水清了,只要你的心智清靜,貪慾就一定沉在缽底下。”
慧能大師把撒有沙子缽的水折到另一個缽里,然後把缽底渾濁的水,向門外倒去,拿起剩下的那半缽水一飲而盡。轉而又說:“一個人做了壞事,而自己想不通,說明有羞恥之心。”
說完,慧能大師出門,慧達法師緊隨其後,看到旁邊有一棵小樹,樹枝上有二隻小鳥,一隻小鳥叼着一隻小蟲,悠然自得在樹上把小蟲餵給另一支小鳥。
慧能大師說:“我們要象那隻小鳥,不為環境所動,在夏天食物多使不貪慾,在冬天食物少是不灰心。
你看那隻小鳥,給予是最快樂的。”
慧達法師大悟說:“宇宙之大,道理之深,真是妙不可言,人生就像這隻小鳥,只有給予才是最快樂的,一個人的善、惡、在於你內心貪慾的大小。”
慧達法師 明白慧能大師所講的道理,然後對慧能大師說:“多謝,師父指點迷津 我要象這支小鳥,做一個施者。”
後來慧達改為釋慧達,成為一代名僧。在河西傳授佛法,深得河西民眾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