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的世界觀是“華藏世界海”。對於娑婆世界的我們來說,我們所需要認知的世界,是重重無盡的。
如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在華藏世界海中,不過是一粒塵埃,這個世界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讀華嚴,不知佛法之富貴”,它的富貴體現在無窮無盡的無量義之中。
更細緻說就是一切眾生自性皆與佛相同,從凡到聖,實相的狀態皆是光明,皆是寶藏,皆是清凈涅槃。
關於積累功德的法門:《華嚴經》中就講先當安住菩提之心。
但這裡有一個前提,即如理生起出離心,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這兩者相輔相成。
真正擁有出離心的標準是:可以隨時拋棄對你無益的東西,不會有猶豫,不會有不舍,這便是出離心。
它的本意並非讓你放棄一切,而是僅僅放棄執着,因為放棄那些對你沒有任何壞處,反而會使你更自由。
有了出離心之後,菩提心就能在剎那之間將各種煩惱摧毀。
如我們在行善一樣,其他的善行像芭蕉樹一樣,果實生長過以後終會枯萎,但以菩提心攝持的善行,其果成熟後,不但不盡,智慧反而會升華到另一個境界。
《華嚴經》里也列舉了一百三十種至善至妙的比喻來進行說明:菩提心的是修行的重中之重。
所以說“華嚴富貴”,主要是說人能夠了解自己的心如同佛的心,這便是福慧兩足的心。
要達到這種心,就必須圓滿功德資糧和智慧資糧,二者如鳳凰的雙翼,缺一不可。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號為138-905426的四面大日如來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