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每天都在上演各種幸福與不幸。身處幸福中的人,看任何事情都會是陽光明媚的,他們的世界也七彩斑斕,心中自然也充滿活力。
而身處不幸之中的人,他們的眼裡可能只看到一片灰暗甚至黑暗,心中的沮喪之情難以言表。
那麼,世界上什麼事情是最讓人痛苦的?人類自古以來就在不停尋找答案。而一個小故事,似乎向人們闡述了什麼……
相傳某個夏天,釋迦牟尼正在王舍城講法,四個新比丘聽完課後來到一個僻靜的大樹下乘涼。因為酷熱難當,四個新比丘們就在樹蔭下交談,主要還是在交換學習心得。
但不知道怎麼就轉換了話題,說到了在你眼裡,世界上什麼事情最能讓人心生痛苦。
其中一個想了一下說道,世界上最讓人痛苦的就是淫慾之心,它一旦滋生,就會給人帶來痛苦甚至殺身之禍。
另外一個則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是饑渴。如果一個人沒飯吃沒水喝,心裡不就只剩下絕望嗎?
第三個則認為,突然遇到的害怕和恐懼、也就是天降橫禍是最讓人痛苦的。
第四個剛好是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他點評了三人的答案,認為他們說的都不對,還說最讓人痛苦的是心中的憤怒,因為生氣時不但讓人痛苦,卻又能促生一種力量,讓憤怒的人感到越來越痛苦。
四個人就在樹蔭下辯論起來,但直到天黑了,依舊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鬧了個不歡而散。
但他們的爭論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釋迦牟尼的耳里,他們四個人都叫到自己的面前,為他們開示: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精進力的比丘,他已經有了神足、天眼、天耳、他心通、宿命通五種神通力,經常在一棵大樹下面修行。
而陪伴在他身邊的有鴿子、小鳥、毒蛇、梅花鹿四種動物。時間一長,精進力和四種動物之間熟悉了,大家會經常交流心得。
一天晚上,四種動物原本在討論自己一天來的所見所聞,不知道怎麼也說到了什麼最痛苦的事情上來了。
小鳥堅持認為,最痛苦的就是饑渴,鴿子認為色慾比饑渴更痛苦,饑渴只是讓人虛弱而神志不清,而色慾則可以讓人不擇手段、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來。
毒蛇否定了小鳥和鴿子的論點,它認為憤怒才是最痛苦的,因為一旦憤怒起來就會失去理智,好朋友也會反目成仇,更容易傷害到原本無辜的人,進而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梅花鹿最後發言,但形體最大的它一口氣就否決了三個朋友的說法,堅持說恐懼才是最讓人痛苦的。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例,說自己在森林裡覓食的時候,既然提防潛伏的獵人,還要擔心兇猛的虎豹。只要有任何的風吹草動,自己就不得不拿出最大的速度逃離,這樣提心弔膽的日子真的是讓我痛苦不堪。
但梅花鹿的觀點顯然不能說服是哪個朋友,於是,他們四個就開始爭吵起來,把已經入定的精進力也吵醒了。
精進力輕咳了一聲,讓四個動物朋友暫停爭執,說自己已經聽到了你們的意見,但在我看來,你們的答案雖然都有自己的道理,卻都只是片面和膚淺的,因此也可以說是錯誤的。
我們想要知道什麼是最痛苦的,就得先弄清楚為什麼會有痛苦?其原因就是有所作為。只要你有了作為之心,痛苦自然就會伴隨而來。因此,有所作為才是最痛苦的。
精進力也以自己的親身體味做論據,說自己捨棄世俗中的生活,消除了一切雜念,斷絕了非分之想,對於肉體存在的快樂不再貪戀,但求得到涅槃,目的就是斷絕痛苦的根源。
涅槃之後的人,既然連肉體都不存在了,哪裡還會有痛苦?
說完之後,精進力不再說話,閉上眼睛繼續他的修行。而四種動物聽了他的意見後,一時間竟然無從辯駁,繼續思索了一陣,終於在天亮之前恍然頓悟。
說到這裡,釋迦牟尼繼續對眼前的四個比丘說:你們四個人的前身,分別就是當年的小鳥、鴿子、毒蛇和梅花鹿,在前世已經明白了痛苦的根本,為什麼現在又爭論這個問題呢?
你們私人剛剛說的觀點,其實都還是沒有抓住痛苦的本質導致的,因為世間為什麼會有痛苦,因為是有身體的存在啊,無論是恐懼還是憤怒,饑渴還是淫慾,離開了肉體,這些問題還是問題嗎?
這個故事也就是在告訴人們,無論痛苦還是快樂,本質上都是建立在“人”身上的,脫離了身體這個根本,痛苦也就無所謂痛苦了。
因此,世間最痛苦的,應該就是無法放下自己一身、拘泥於一身一己的得失,這才是最痛苦的。
如果一個人能夠渾然忘我,那才是真正的大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