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2022年09月29日02:52:48 佛學 1599

坐落於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北溝東部的龍泉寺,為千山“五大禪林”中,現存最大的寺院。寺院奇峰環抱,古松成林,歷史悠久、建築得體、以布局與自然景色和諧而著稱。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何為龍泉?其主要的說法有二個,

第一毗戶殿前的一道石隙中有泉水流出,細流彎曲型似蛟龍,所以得名龍泉。

第二,又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當年李世民東征,路過千山在此安營紮寨,皇帝是真龍天子,喝過此泉水故名龍泉。民間還有其它種種傳說,給這座古老的寺院罩上了神秘色彩,時代交疊變幻,不變的是那終日流淌的泉水,訴說著歷史,承載着滄桑!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龍泉寺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創建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據《千山志》記載,佛教僧侶於南北朝時期進入千山後,部分僧侶初棲身於極樂洞中,後來在極樂洞的旁邊又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寺院。到了唐朝時期佛法大興,僧眾逐漸在極樂洞附近周邊修建了一些小佛堂和廟宇,龍泉寺建築已經有了基本的雛形。這一點在現存的眾多唐代碑文中多有記載。千山的“五大禪林”均建於此時期,由此歷朝歷代代均有重修加建。

金、元時期,龍泉寺的發展開始進去了逐漸鼎盛的時期,寺廟建築規模日趨龐大,儼然有成為千山五大禪林之首的趨勢。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龍泉寺大規模興建是在明代以後,進入千山龍泉北谷就可以看到龍泉寺雄偉壯觀的山門,上刻明萬曆皇帝在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四月重修“龍泉寺”時,御筆親題“敕建龍泉”四個大字。龍泉寺的主要建築大雄寶殿、法王殿、禪堂、齋堂及配殿等均建於明代。明代除明世宗外(明世宗崇信道教),別的皇帝都推崇佛教。尤其是明神宗朱翊鈞和其母慈聖皇太后。明萬曆十二年,感龍泉寺高僧之德和弘揚佛法之功,慈聖皇太后宣旨:將宋版大藏經637函,計678卷,賜予千山龍泉寺。同時賜銅鑄金蓮花坐佛像一尊,高1.4米,重300斤,從此成為龍泉寺鎮寺之寶。名震中原,冠絕關東。清軍入關建立清朝以後,龍泉寺依然風光無限。康熙和乾隆兩百代皇帝都曾下令修建過龍泉寺。至此,龍泉寺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除了龍泉寺名字由來有很多傳奇之外,這座寺院和彌勒菩薩有着極大的聯繫和緣份。

千山被稱為“千山之山”,登高俯視,那上千座山峰就象眾星捧月般環持着龍泉寺。寺中的彌勒法殿,竟那麼神奇不偏不倚的與千山自然形成的彌勒大佛同在一軸線上,遙遙相對。而走進彌勒法殿,心細的人會發現龍泉寺的彌勒菩薩是坐南面北的,人稱“倒坐彌勒”,這和其它地方寺院的彌勒坐向恰恰相反,這樣安置又是為什麼呢?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相傳東海龍王太子觸犯了天條,(為什麼龍王太子總是觸犯天條呢?)被玉帝貶到千山龍泉谷化為山峰。但龍王太子心生怨氣,三番五次的想要逃跑。於是龍泉寺的僧人為了鎮住龍王太子,特別請來一尊彌勒菩薩聖像,坐北朝南坐在龍頭之上。有一天,彌勒菩薩真身到其它道場去承受香火,感知彌勒菩薩不在的龍王太子,背負着龍泉寺搖頭擺尾晃動身軀,欲起飛回歸大海。此時遠在四川樂山的彌勒菩薩身子一動便知千里之外的龍王太子要逃跑。於是一道佛光返回壓住了正欲起飛的龍王太子,那龍王太子瞬間又化成了山嶺。因飛龍的轉動,龍頭上的彌勒佛像,也隨着飛龍向南轉而改變了方向,成為坐南朝北的“倒座彌勒”了。彌勒菩薩用法力定住要逃跑的龍太子後,見自己的座位變了,付之一笑,心想,倒座就倒坐吧,反正天下各山各寺我都是正座,有一尊倒座塑像也好。就隨他去吧!後來,為了龍泉寺能夠永遠堅如磐石,鎮住飛龍,又在彌勒殿旁立了一根花崗岩石杵,高有2米,起名叫“鎮山寶杵”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另外,大家都知道千山有一個天然彌勒大佛,殊不知龍泉寺亦有一尊天然彌勒佛像。彌勒菩薩是未來佛,象徵光明、未來和希望。彌勒在龍華樹下成佛後,居須彌山兜率宮中為未來世界的佛祖。相傳,一次彌勒菩薩雲遊名山大川,見千山風光秀麗,就坐下來休息,不料竟然睡著了,在千山綉蓮台一睡就是三千年。他睡覺的地方就形成了天然的彌勒大佛。彌勒佛醒後還戀戀不捨,又在龍泉寺後山坐了三百年,於是又形成一處天然的彌勒佛像。現今在龍泉寺後山毗盧殿北有一座高30餘米的山峰,上下渾然一體,積石而成,峰頭微向前傾,遠望如一尊巨大的彌勒佛像捧腹而坐,輪廓清晰,故稱“彌勒峰”。高聳的峰壁上刻有“吐符應生”四個大字。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必刪除

和大多的古老寺院一樣,龍泉寺也沒有逃過戰火的破壞,日本侵略東北,佔領千山時期,龍泉寺的文物遭到日寇的破壞和盜搶。大量的楹聯、匾額、古佛和字畫等精品被洗劫流失。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另外,位於吉林省梅河口市五奎山境內,建有千山龍泉寺的下院。梅河口市五奎山龍泉寺原址位於號稱"小奉天"的山城鎮西街路北。,始建於清光緒5年(公元1872年),龍泉寺原寺有廟宇54間,佔地7000平方米,"文革"期間被毀壞,1992年,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為積極落實宗教政策,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五奎山風景區龍山鳳嶺澗,重建龍泉寺。五奎山龍泉寺系佛教五台山龍泉寺分支,千山龍泉寺下院。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千山「龍泉寺」 - 天天要聞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歡迎點贊評論留言。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