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2022年06月28日20:04:07 佛學 1557

出入開頂級豪車、住價值4000萬的別墅,你以為我在形容哪一個億萬富翁、金融大鱷?

錯了!這是香港一座寺廟裡住持尼姑的生活常態,不是富豪卻勝似富豪。

清規戒律、吃齋念佛,這是我們腦海中對出家人的固有印象。

誠然在古時候有許多人為了卻紅塵俗事而剃度出家,在寺廟裡修身養性、一心向佛。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隨着人們越來越物質化,原本是世外之所、清凈之地的佛家寺院,也沾染上了紅塵中的銅臭味。

前有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創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坐擁百分之八十的股份。

後有香港定慧寺住持釋智定開勞斯萊斯豪車,住4000萬別墅。

當出家變成一門生意,誰又來為虔誠的信徒尋覓心靈的清凈之地?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這位釋智定究竟是誰?為何她能從一個普通寺廟裡住持尼姑,搖身一變成為豪車別墅、生活奢靡的佛門“富婆”?下面我們就來揭秘釋智定的故事。

出生東北,偷渡香港

釋智定原名史愛雯,1967年出生在吉林省的一個農村家庭。

出生在農村家庭的貧窮生活條件,並沒有讓史愛雯養成吃苦耐勞的性格。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家中只有她一個女娃,從小受盡父母和哥哥的溺愛,史愛雯逐漸養成了好吃懶做、任性蠻橫的習慣。

家中生活拮据,但父母還是儘力讓她上學。拿着父母用血汗掙來的學費,史愛雯卻從未好好學習過。

上課睡覺、逃學曠課,史愛雯每天待在學校的時間,幾乎沒有超過三個小時的。

那個年代學習成績不好,也不會引起老師和父母的重視畢竟世代務農,也從不敢奢望家中出個“躍龍門”的“狀元郎”。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史愛雯又是個女娃,村子裡沒上過學、長大還是文盲的女娃不在少數。

史愛雯上了幾年學會讀書認字,不再是“睜眼瞎”,在父母看來已經相當滿意。

輟學後的史愛雯,先是跟着家裡人拾掇農活,等稍長大些就跟着同村的姐妹,一起進了城裡的工廠當上了一名紡織女工。

紡織廠里的工作並不能算是重體力勞動,一般的女性都可以承受。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但從小嬌生慣養的史愛雯,卻受不了工廠里的苦,每天幹活時偷奸耍滑、從不認真。

這一切都被車間主管看在眼裡,沒幾個月主管找到史愛雯,批評她工作不認真,並告訴史愛雯如果再不改正,就要把她從工廠開除。

從小沒受過氣的史愛雯聽了十分惱火,一氣之下自己收拾東西離開了工廠。

從工廠辭職後史愛雯迷戀城市裡的繁華,並不想就此回家,於是她一邊在城裡的大街上閑逛,一邊在人才市場里尋找工作。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生性懶惰的史愛雯哪一份工作都干不長久,不是嫌工作累就是嫌工資少。

只想在城裡閑逛而並不想工作,孤身一人的史愛雯不得不想方設法維持自己的生計。

因此她經常找一些臨時工的工作,幹個把月就辭職帶着錢去到處消費。

在城裡待了兩年,她前前後後竟換了十一二份工作。

1991年,把城裡逛了個遍的史愛雯感到生活無趣,便收拾行李回了農村老家。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回到老家後,身為待業青年的史愛雯並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每天在家待着看電視,又或者和朋友一起外出遊玩。

在家期間父母也想把史愛雯的婚姻大事定下來,他們讓親戚給史愛雯介紹了許多條件不錯的單身男青年。

頗有幾分姿色、又對奢華生活無比嚮往的史愛雯,卻一個也看不上。

史愛雯認為,她以後肯定會過上富豪的生活,絕不可能跟東北的農村男人生活一輩子。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不久以後,在電視里看到香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史愛雯開始對香港心生嚮往。

史愛雯心裡想着:“這才是真正上流社會的生活,每天唱歌跳舞、豪車別墅,不比在老家農田裡窩囊一生強得多?我一定要過上這樣的生活。”

下定決心,二十六歲的史愛雯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奔向她幻想中的幸福生活。

當時的香港尚未回歸祖國,內地沒有通往香港直達的列車。史愛雯在深圳下了車,她要從這裡想辦法偷渡到香港去。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在深圳待了幾天,史愛雯認識了當地專門幫人偷渡到香港的“蛇頭”。

偷渡是個危險的事,一旦被邊防軍發現,輕則驅逐,重則判刑,因為危險“蛇頭”開的價碼也很高。

史愛雯幾乎將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交給了“蛇頭”,才讓“蛇頭”答應幫她偷渡到香港。

偷渡是在夜間進行的,“蛇頭”搞來了一條破舊的漁船,原本准載8人的船艙里卻足足擠了四五十人。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史愛雯蜷縮在牆角,盡量保持着與其他人的距離,船艙里腐爛的海鮮味混雜着偷渡者們身上的汗臭。

漁船在波濤起伏的海面上又顛簸晃動得厲害,史愛雯感覺腸胃裡也在波濤翻滾,十分難受。

但一想到馬上就要達到日思夜想的繁華之都香港,史愛雯又變得高興起來,她覺得相比以後的幸福生活,自己現在所遭受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漁船在凌晨天亮前駛入了香港的一個小港口。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離開漁船史愛雯才發現,支付完“蛇頭”的酬金後,自己已經身無分文。

流落在街頭的史愛雯意識到,香港的上流社會固然奢靡揮霍,可這一切都與初來乍到、不名一文的自己毫無關係。

來到香港史愛雯在餐館裡找了個洗碗的工作維持生計,她想到自己到了香港畢竟是偷渡,不能在此久留,當務之急是獲得香港的永久居留權

一次偶然的機會,史愛雯認識了經常在餐館吃飯的計程車司機岑偉榮。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通過對香港法律的了解,史愛雯知道了與香港居民結婚滿七年,就可以獲得香港的永久居留權。

為了長期居住在香港,史愛雯開始有意與岑偉榮接觸,經過史愛雯幾次三番的感情攻勢,岑偉榮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最終與史愛雯結婚生活在一起。

岑偉榮不過是史愛雯“致富”路上的一塊墊腳石,根本沒有真正的感情。

兩人結婚滿七年後,史愛雯獲得了永久居留權,而後果斷選擇與岑偉榮離婚。

開始獨自一人追求多年以來,心心念念的香港上流社會的奢靡生活。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出家為尼,貪污善款

離婚後的史愛雯發現,雖然自己獲得了永久居留權,仍然要為每日生計而奔波,與剛來香港時沒什麼區別。

為了養活自己,史愛雯又干起了洗碗、打雜等工作,她夢寐以求的上流社會彷彿還是離她很遙遠。

日復一日的繁重工作讓史愛雯鬱鬱寡歡,她好像看不到自己在香港的前途。

為了祈求“轉運”,讓自己早日進入上流社會,史愛雯開始到住所附近的寶蓮寺燒香拜佛。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因為這裡離自己的住處很近,史愛雯經常來寶蓮寺祈福。逐漸地她和寺廟裡的尼姑們也熟識起來。

史愛雯觀察到,寶蓮寺里的尼姑們每天只需要燒香拜佛、磕頭施禮,根本沒有什麼工作內容。

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消費極高的城市,尼姑們不需要努力工作就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眼看着要比自己這個打工妹的生活要輕鬆得多。

為了在香港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史愛雯決定在寶蓮寺出家為尼。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因為本就和尼姑們熟識,史愛雯經常會詢問她們一些佛法問題,同時在燒香拜佛的時候表演出極度虔誠的神態,以獲得尼姑們的認可。

不久以後,史愛雯向寶蓮寺的尼姑表達出剃度出家的想法,寶蓮寺的住持初慧大師欣然應允。

2002年,史愛雯在寶蓮寺剃度出家為尼,法號釋智定,進入寺院為尼後,釋智定立刻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成為住持尼姑。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在釋智定看來,住持尼姑是一寺之長,全寺的香火錢都歸住持掌管。

一旦自己成為住持尼姑,就能支配寺里的香火錢,自己就能過上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富足生活。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釋智定從進入寺院的那一刻起就開啟了表演模式。

原本在家好吃懶做、惰性十足的釋智定,在寶蓮寺表現得格外勤勞能幹,從燒飯打水到掃地敲鐘,釋智定把自己能幹的活都幹了個遍。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除了表現自己的勤勞之外,釋智定還十分注意與師兄弟們的關係。

寺院里哪個尼姑病了、哪個僧人不舒服,釋智定一定都表現得關懷備至。

在日常生活中,釋智定還經常幫師兄弟們幹活,一旦出寺回來時,一定會給其她尼姑帶來各種各樣的禮物。

長此以往,寺院里的尼姑僧人們都對釋智定的印象非常好,經常在住持師父的面前稱讚她。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釋智定所做的一切,也被住持師父看在眼裡,不知釋智定真實想法的住持師父認為,釋智定真的是一個潛心向佛、勤勞能幹的修行者。

隨着自己的年紀變大,住持師父也有了培養釋智定做接班人的想法。

沒過幾年,在寺院眾人的推薦之下,住持師父決定讓釋智定到寶蓮寺的分管寺廟定慧寺擔任住持。

正是因為到定慧寺擔任住持,釋智定才能開啟之後她奢靡享樂的“尼姑”生活。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來到定慧寺後,釋智定才感受到成為掌門人的快感,作為住持,釋智定掌管着寺廟裡的一切權利。

既然已經離開了寶蓮寺,又成為了定慧寺的住持,釋智定再也沒有必要偽裝下去了,她開始放縱自己的貪念與慾望。

定慧寺只是個小寺廟,但每月收到信徒捐獻的香火錢數目也不少。

釋智定開始挪用寺廟的香火錢,為自己購買首飾、衣物,而對寺廟日常的必要支出,則想盡辦法一省再省。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紙里終究包不住火,釋智定挪用善款的行為被寺廟裡的尼姑們察覺,大家開始對她議論紛紛。

為了防止尼姑們檢舉她挪用善款,釋智定又找些借口把定慧寺里的老人們都趕了出去。

繼而招進一些順從聽話的小尼姑,繼續維持自己在定慧寺的奢靡生活。

遭人檢舉,鋃鐺入獄

隨着釋智定越來越瘋狂的消費行為,她發現定慧寺的香火錢已經不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了,她需要一個給定慧寺揚名的機會。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很快機會來了,一位房地產開發商看中了定慧寺這塊地方,於是找到釋智定,提出以巨資買下定慧寺的地皮,然後幫助他們修建一所更大的寺廟。

原本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卻被釋智定斷然拒絕,她義正言辭地表示,佛門乃清凈之地,不能因為金錢利益就玷污信徒們心中的聖地

事後釋智定還專門找到記者報道此事,一時間釋智定成為了香港佛教信徒們的偶像。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營銷目的達成後,釋智定開始面對信徒們哭窮,她哭訴定慧寺經費微薄,幾乎不能維持生活,寺院里的尼姑們都很辛苦。

備受感動的信徒們開始自發組織為定慧寺捐款,數額到達數百萬元,但這些錢最終都進了釋智定自己的腰包。

釋智定滿心都是驕奢淫逸的生活,絲毫不顧佛門中的清規戒律,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釋智定與寶蓮寺中的和尚釋智光結婚。

白天釋智定偽裝成潛心修行的佛門弟子,晚上則盡情享受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此時在定慧寺里為所欲為的釋智定大概不會想到,自己的報應就快要來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釋智定結識了香港的電影明星翁靜晶

翁靜晶出生在富商家庭,很早就通過出演電影出道,跟很多著名藝人都有過合作,在香港影視界擁有一定地位。

因為當時自己的演藝事業和婚姻生活遭遇不順,翁靜晶經常會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疏解情緒。

在定慧寺祈福幾次後,翁靜晶與定慧寺住持釋智定相熟了。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釋智定早就知道翁靜晶的身份,因此也是刻意與她交往,想要從翁靜晶處獲利。

在兩人相熟後,釋智定又開始向翁靜晶哭窮,希望她幫助自己。

家財萬貫的翁靜晶毫不吝嗇地給定慧寺捐了一大筆香火錢,還積極聯繫自己的朋友給定慧寺捐款,總數額竟達到上千萬之多

為了答謝翁靜晶,釋智定讓她成為了定慧寺的董事長。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可時間一長,翁靜晶逐漸發現蹊蹺。善款沒少捐,可定慧寺破敗不堪的環境卻始終沒有改善。

她查看寺廟的賬本,發現亂七八糟的支出非常多,但修繕費用和日常費用卻少之又少。

翁靜晶開始調查釋智定,竟發現釋智定以弟子的名義購買了一套4000萬元的豪宅,而且出入都乘坐豪車,日常所用也都是頂級的奢侈品。

沒想到自己以為知己的佛門住持,竟然是個道貌岸然的卑鄙小人,十分生氣的翁靜晶毫不猶豫地向有關部門舉報了釋智定。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2015年,釋智定被有關部門逮捕,結束了自己佛門中驕奢淫逸的生活。

佛門本是清凈之地,我們應當以一顆恭敬虔誠之心去參禪禮佛,而不是放縱自己的貪念想要從寺廟中獲取利益。

出家變成生意?女尼姑把寺廟當搖錢樹,住4000萬別墅豪車接送 - 天天要聞

釋智定渴望富足生活的心愿本無可厚非,但她應當腳踏實地,通過自己的奮鬥努力從合法途徑去獲取財富,而不是玷污佛門、貪污善款。

善惡終有報,或許身處監獄的釋智定,才能靜下心來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

參考文獻

詞條“釋智定”、“釋永信”、“翁靜晶”

《“奇葩”尼姑:住4000萬別墅,開豪車穿黑絲,與兩和尚結婚,網友:佛門敗類!》 作者:樂活記

《香港女尼姑:開豪車住4000萬豪宅,戴假髮還結婚,將僧褲改黑絲》

作者:文史慕君顏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