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2022年06月25日16:09:03 佛學 1583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雞鳴寺

在南京,有句老話說: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

在相機記錄的老南京諸多老照片中,都離不開這麼一個地方——棲霞寺

棲霞寺坐落在棲霞山主峰—鳳翔峰的西麓,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梁僧朗於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隋文帝於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距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為中國四大名剎之一,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

1919年,在鎮江金山出家為僧的宗仰法師(1861-1921)朝禮九華山,途經棲霞寺,見其凋敝,於是應寺僧之請住持棲霞,克力振興,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大力資助。宗仰法師圓寂後,若舜(1880-1943)住持棲霞寺,多方募資,進一步修繕廟宇,重塑佛身,棲霞寺顯露生機。今天的棲霞寺,便是在民國年間基礎上修復的。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百年前的棲霞寺三聖殿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17年,法國著名詩人、作家、漢學家和考古學家維克多·謝閣蘭來到棲霞寺,拍下一組舍利塔和千佛岩的珍貴影像。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兩年後1919年,棲霞古寺中興祖師宗仰上人來到了棲霞寺!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宗仰上人


在這百年的歲月里,棲霞古寺留下的照片,也成為南京乃至中國佛教發展的縮影:

1933年拍攝,民國二十二年秋在棲霞寺傳戒圓滿照。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兩萬多難民躲避在棲霞寺,是寺院監院寂然法師營救了這些倖存難民,堅持了4個月,在千佛岩前,法師和難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48年志開上人在棲霞寺千佛岩留影,上人在1937年不僅和寂然法師一起救助難民,而且收了一個偉大的徒弟,他就是現在的星雲大師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志開上人(星雲大師的師父)在棲霞寺千佛岩留影(1948年攝)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棲霞寺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棲霞寺無量殿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20年南京攝山棲霞寺,常盤大定攝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上兩幅為棲霞寺不遠處的天開岩,日本學者驚奇發現此是“明袁了凡雲谷禪師受《功過格》的故址”。袁了凡,就是明代著名《了凡四訓》的作者,日本人當時受到中國國學影響很大,熟諳歷史。1920年,常盤大定攝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百年前日本人拍攝的棲霞寺舍利塔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百年前日本人拍攝的棲霞寺舍利塔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特地考察了棲霞寺舍利塔,被這座古塔深深折服,深深迷住。

有關他倆這一次的南京古建築之旅,今天可供查考的資料十分有限,能夠直接佐證的似乎只有梁思成收入他所著《中國建築史》第六章第六節《五代、宋、遼、金之實物》中的第二段《磚石塔幢》,計有400餘字、附圖2幀。全文如下:

棲霞寺舍利塔(第79、80圖)在江蘇江寧縣棲霞山棲霞寺。塔全部石造,平面八角形,共五層(第79圖)。初層塔身頗高,立於堂皇富麗之須彌座及仰蓮座上。須彌座下更有階基兩級,最下乃敞闊之階基也。階基地栿之上,壓闌石之下,以間柱分間,其上周施勾片斗子蜀柱勾欄,正面則置踏道以升降,角上則立八角形望柱。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須彌座下方澀兩級,鐫壓地隱起斗八水浪龍鳳寶相華等文,雕刻極精。須彌座束腰刻佛跡圖。塔身每角立倚柱,正面刻作門形,其餘各面浮雕金剛菩薩等像。柱頭之間有闌額,但無斗拱,僅出混石一層以承檐。以上各層塔身低矮,每面作二龕像,各層檐均刻作椽子瓦隴形塔下部埋沒已久,至民國十九年重修,始將階基掘出,並得殘勾欄一段,因得照式補制,恢復舊觀(第80圖)。全部重修工作,除塔剎形制或有可疑外,至為謹慎精審,開我國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其計劃人乃中國營造學社社員,中央大學建築系盧樹森劉敦楨二教授也,塔之建造年代無確實紀錄,然考其建築形制與雕刻作風,當為五代吳越王朝物。

簡明扼要的文字,確鑿無誤地記錄著上世紀30年代這座名震遐邇的棲霞寺“國寶級”文物的歷史遺存,不僅囊括了舍利塔從形制、構造、現狀、沿革等概況,到圖案、雕刻、材質等方面的詳盡交代和專業判斷,還對民國十九年重修工程作了特別的說明,高度肯定此項工程以“殘”補“缺”,恢復舊觀“至為謹慎精審,開我國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這段出自現代中國古建築保存維護第一人筆下的文字,對我們今天在文物保護和利用中所看到的那些極不負責任的“無中生有”、“以假亂真”、“煥然一新”等怪現象,不啻是一記當頭棒喝。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10年發行的《金陵勝觀》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10年,建在山壁上的棲霞寺

以上兩幅圖片來自於日本人杉江房造所編幅的《金陵勝觀》,1910年,該書在上海虹口日本堂書店發行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10年,棲霞山的千佛岩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棲霞寺山門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棲霞寺大門

上圖一是棲霞寺山門,來源於1922年的《鐵路公報:滬寧滬杭甬線》,當期共四幅,1930年《京滬滬杭甬鐵路周刊》曾再版;上圖二為棲霞寺大門,來源於1926年的《東方雜誌》。

傳言“棲霞”二字,是唐高宗御筆所書,民國時期,棲霞寺由棲霞街向東行行數百步即到,過彩虹明鏡、半月形的白蓮池,便至山門,今昔對影,棲霞街位置有移,白蓮池似非半月形。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隋舍利塔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上兩圖來源於1934年的《天津商報畫刊》,圖一來源於1936年的《康健雜誌》,此為殿東的舍利塔,起建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共七級,雕石縷紋、卧疊以成,南唐重修時,鐫有飛佛游空之像,極為生動。

舍利塔之東為千佛岩,佛像懸岸鑿成,國民政府黃金十年,寺僧為圖觀瞻,對石佛多有裝飾,卻失古迹保護真義,1929年,徐悲鴻在隨同校師生游觀後,函請促成保護棲霞古迹。


寶殿經閣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上圖一來源於1922年的《鐵路公報:滬寧滬杭甬線》,上圖二來源於1930年的《良友》,兩者相比較,1928年重新修葺過的棲霞寺,在規模上增幅甚大,漸稱閎麗。

民國時期,京滬滬杭甬鐵路局設有棲霞山站,遊人可搭京滬車前往,遊人漸多,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周邊公路先後開通,來往更加方便,每值深秋佳日,結伴往游者絡繹於途。以1934年為例,寺廟遊客接待量大致在四五百人左右,如特殊紀念日與周末疊合,遊客可在千人以上。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吳江佛學會於1935年攝於棲霞寺受戒留影紀念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臨濟正宗四十八世,中興棲霞第五代 上 法 下 宗 惺公長老(1917-2020)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虛雲老和尚來港講經,曾來鹿野苑並攝影留念(中坐者為虛雲老和尚,左二為法宗法師)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棲霞寺俯瞰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37年落成的環洲喇嘛廟和諾那塔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40年牛首山宏覺寺磚塔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報恩寺(遺址),一名建初寺,又曰阿育王寺,明永樂十年敕工部重建大報恩寺造九級琉璃塔,至宣德六年凡二十九年始成,金碧照耀人天,可惜動亂歲月作焦土。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棲霞寺罕見百年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南京全景


國民政府時期,江南局勢穩定,春秋往游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諺,盛景佳日,文人騷客都曾詩畫其間,解放前夕,圍繞霜林丹楓主題,山下有紅葉餐廳,舍利塔前有紅葉照相館。

不得不提的是,民國之後,棲霞寺規模漸復,離不開寺僧的前後募化,1928年,《旅行雜誌》創辦人趙君豪往游棲霞寺時,寺中主持還在粵中化緣,久未歸來,建國後,增置佛院,精舍再輝,名剎漸成,後人乘涼不可忘卻前人植蔭。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