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這些證件要儘早辦理,家長看仔細別落下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都是一個重大事件,家人們都充滿着緊張和激動的情緒。

然而生孩子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除了要在產前準備好各種物品外,在孩子出生之後也會有一些關於寶寶的重大事項需要儘快處理。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一些基本的檢查諸如測身高、稱體重、量頭圍、外觀及Xing器官檢查等,主要是檢查寶寶在母體內的發育是否正常,有沒有一些明顯的生理缺陷。

除了這些基本的檢查之外,家長們要記得在寶寶出生三天後進行聽力篩查和X篩

  • 聽力篩查主要是檢查寶寶的聽力狀況,如果聽力篩查第一次沒有通過,家長需要在醫生建議下隔一段時間進行第二次篩查。
  • X篩則是遺傳代謝B和血液B的篩查,需要採集足底血4到6滴。檢查報告一般不會很快出來,需要等待一個月左右,可以在網上進行查詢。

此外,家長還要記得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拿着父母雙方的身份證、接種通知單、嬰兒出生首次簽發表等資料,去接種乙G和卡介疫苗。

寶寶出生後還需要辦理許多證明資料,像出生證明和預防接種證最好是在住院期間就辦理完成。

《預防接種證》正常情況下會是寶寶拿到的第一個證件,這是寶寶上學所需要的一份重要資料,一般情況下醫院會有專人幫助辦理或者在接種第一次疫苗時一塊兒辦出來。

辦理這個證件需要提前準備好身份證、社保卡以及產前辦理的准生證,在醫院辦理完成後簽字領取即可。

《出生證明》是寶寶的第一份身份檔案,是寶寶後續落戶和上學的關鍵資料,用處很大。醫院一般會設有專門辦理新生兒出生證明的窗口,家長需要提前確認好寶寶的名字,攜帶好相關資料到指定窗口即可。

出生證明需要的資料包括夫妻雙方身份證原件、《出生證明》首次簽發表以及在辦理窗口填寫的《出生醫學證明自填單》。

家長切記在拿到《出生證明》後仔細核對,發現問題及時申請換髮,決不可進行塗改。

在醫院辦理完《預防接種證》和《出生證明》後,家長最好在寶寶出生後儘快辦理新生兒戶口和醫保,這兩個證明是出院報銷所需的資料,也可以讓寶寶儘早地享受公民的權利與福利。

辦理戶口需要到爸爸或者媽媽居住地派出所,所需的資料是寶寶的《出生證明》以及爸爸媽媽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帶着這些資料直接到派出所申報登記即可。

辦理寶寶醫保一般在寶寶出生後3個月,所需資料是填寫的《參加醫療保險申請表》、戶口本的原件以及寫有寶寶名字的戶口頁複印件、一張銀行卡。直接帶着這些資料在當地社保部門辦理即可。

寶寶出生後檢查以及辦理相關證明的流程,家長一定要清楚,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並及時處理,切勿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