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這幾天,福州的各大著名景區,人滿為患,堵得水泄不通。
這些景區周圍的酒店價格,翻了兩三倍,屬實有些嚇人了。
不過,旅遊旺季,漲價實屬正常市場行為。
畢竟,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旅遊能帶動很多地區的經濟。
不過,回歸五一節最初的意義,是為了犒勞辛苦工作的普通大眾。
現在大部分勞動者都享受着八小時工作制,真是名副其實的勞動節啊!
不過話說回來,愛喝茶的人出門旅行確實有點頭疼。
因為平時喝慣了喜歡的茶葉,路上喝不到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其實隨身帶點茶葉是個好辦法,雖然旅途奔波容易累,但當你又渴又困時泡一杯茶,不僅解渴提神,茶里的營養還能幫你恢復體力,好處頗多。
要是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試試下面幾個小妙招,既能滿足喝茶的愛好,又能讓旅途更舒坦。
《2》
一、便攜茶具:輕裝上陣,隨時泡茶
便攜茶具的設計初衷是解決旅行中泡茶的需求,既要保證茶湯品質,又要兼顧攜帶的便利性。
對於短途旅行或自駕游的茶友來說,隨行杯或保溫杯是最基礎且實用的選擇。
這類工具不僅能長時間保持水溫,操作也簡單,適合快節奏的出行。
像紅茶這類比較耐泡的茶尤其適合用保溫杯悶泡,因為它們對水溫的適應性較強,長時間浸泡也不會過度釋放苦澀物質。
但需注意投茶量的控制,通常建議300毫升水搭配2克茶葉,避免因茶葉過多或浸泡時間過長導致茶湯過於濃澀。
如果行李空間允許,迷你蓋碗套裝能提供更專業的沖泡體驗,例如80毫升小蓋碗搭配便攜公道杯。
這種組合尤其適合岩茶、烏龍茶等對水溫敏感的茶類,因為蓋碗可以快速出湯,避免茶葉因長時間高溫浸泡而變得苦澀。
近年來,市場上還出現了摺疊硅膠蓋碗,其重量輕、體積小,收納後僅有巴掌大小,非常適合背包客或空間有限的旅行者。
這類產品既保留了傳統蓋碗的功能性,又通過材質創新實現了極致的便攜性。
《3》
二、獨立包裝茶:泡袋裝或餅乾茶
茶具準備妥當後,如何在旅途中輕鬆帶茶也十分重要。
獨立包裝茶是旅行場景下的理想選擇,尤其適合高鐵、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
這類茶葉通常以單泡形式封裝,每袋5-8克,使用時無需稱量,直接沖泡即可。
像岩茶和紅茶的單泡裝設計非常人性化,既省去了攜帶茶具的麻煩,又能保證每次沖泡的茶葉用量精準。
對於白茶愛好者來說,壓製成餅乾茶的壽眉小方片是另一種便捷選擇。
每片約2.5克,緊實抗壓,不易碎裂,非常適合隨身攜帶。
為了進一步保護茶葉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可以將泡袋裝入硬質小藥盒中。
這種收納方式不僅能防止茶葉被壓碎,還能避免泡袋因摩擦而破裂。
另外,獨立泡袋茶多為試飲裝,長期儲存時建議將茶葉轉移至鋁箔袋中避光保存,避免高溫環境加速茶葉氧化,影響風味。
《4》
三、自製茶包:碎茶的巧妙利用
除了獨立包裝茶,日常碎茶也能通過創意方式派上用場。
日常飲茶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碎茶,這些茶葉碎片看似無用,實則可以通過自製茶包變廢為寶。
將碎茶裝入無紡布茶包中,每包約3克,非常適合用馬克杯快速沖泡。
茶包不僅能過濾碎渣,避免茶湯渾濁,還能方便在餐廳等公共場所使用大壺開水直接沖泡。
這些碎茶包,平時帶出門喝,剛好合適。
玻璃杯泡、保溫杯泡、出門吃飯時用店家提供的大壺泡、煮茶時直接放一包等等,在上述情景下,帶茶出門最為實用。
此外,茶包還支持靈活拼配,例如將陳皮與熟普碎混合,既能緩解旅途飲食的油膩感,又能增添茶湯的風味層次。
選擇茶包材質時,建議優先考慮食品級玉米纖維材質的茶包。
這種材質耐高溫且無異味,不會影響茶葉的本味。
自製茶包不僅經濟環保,還能根據個人口味自由調整茶葉組合,是旅行中既實用又個性化的選擇。
而且茶包里的茶本就是碎茶,外層還套着“隔渣袋”,哪怕旅途中再次受到擠壓碰碎也無妨。
《5》
四、密封分裝:保鮮防串味
對於長時間旅行或需要攜帶多種茶葉的情況,分裝是保持茶葉新鮮度的關鍵。
像白茶餅可以提前撬成5克左右的薄片,用鋁箔密封袋分裝。
而普洱茶餅則建議使用小號牛皮紙袋搭配食品級脫氧劑,以延緩潮濕環境對茶葉的影響。
分裝工具可以選擇迷你茶罐或硅膠摺疊收納盒,這些容器輕便抗壓,適合長途攜帶。
調味茶如茉莉花茶,需特別注意單獨密封,因為其香氣濃郁,容易與其他茶葉串味。
通過科學的分裝和密封,延緩潮濕環境對茶葉品質的損害,還能確保每種茶葉的風味獨立純凈,滿足旅途中的多樣化飲茶需求。
《6》
出門旅行本是為了看美景、放鬆心情,去不同地方感受當地特色,體驗新鮮的生活。
不過說實話,旅行其實挺累人——在陌生地方走街串巷,運動量比平時大很多。
這時候如果口乾舌燥,比起含糖的奶茶飲料,泡杯自己帶的茶更健康。
既能解渴,又能緩解想家的情緒。
隨身帶着常喝的茶,就像有個老朋友陪着,一個人旅行也不覺得孤單。
一杯好茶能給你滿滿的能量,旅途中的風景、遇到的人和事,還有那杯暖心的茶,都會成為你難忘的回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