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研究:想讓娃成學霸,並非看書,而是父母多跟孩子“聊天”

文|瑩媽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在很多人看來喜歡看書的孩子以後更加容易成為學霸,但其實有一件事情比看書更重要,更有利於讓孩子成為學霸,而這件事情是來源於一個3,000萬詞彙鴻溝實驗。

在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認知學家做了一項調查研究,耗費兩年半的時間,跟蹤了42個家庭,記錄每個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

在研究結束的時候,對孩子們進行智商測試,發現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智商是79,而富貴家庭的孩子智商是117,這中間相差了28個點,相差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家庭經濟的狀況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而後來在孩子10歲的時候,這個團隊又對孩子進行回訪,發現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大多是學霸,成績很優異。

這中間到底是什麼原因在起作用呢?到了18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大學對這個差距背後的原因進行研究發現,最終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是父母和孩子的聊天。

家庭經濟好的,父母會經常跟孩子聊天,而且在聊天的時候語氣會比較自然,會跟孩子說更多專業的詞彙,這些孩子會在跟父母聊天當中掌握更多的詞彙,所以他們的語言能力會得到更好的刺激,當孩子的語言能力更好的時候,其實孩子會更聰明。

《不平等的童年》這本書也研究了不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發現那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父母會跟孩子聊天聊得更多,孩子也能掌握更多的詞彙,孩子的語言發育也會更好一些,這些孩子也會更聰明。

這其實就告訴我們父母,跟孩子聊天是特別重要的。

父母怎麼跟孩子聊天呢?其實應該從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面就要進行

★語言胎教

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起一個自己和老公都喜歡的名字,每天跟孩子說今天天氣怎麼樣?今天吃什麼東西?在撫摸的時候也跟孩子聊天。有研究發現,做過胎教的孩子會更聰明。

★媽媽坐月子時

媽媽坐月子是從孩子出生到42天,這時候正是孩子語言的啟動期,很多家長覺得這時候不需要跟孩子說話,這就錯了,這時候是孩子語言非常活躍的時期。

在換尿布的時候跟孩子說,我們換尿布吧,這是你的房間,這是換尿布的地方,我們先躺在換尿布的檯子上,把衣服解開,把腿拿出來,每一步都可以說給孩子聽。

出去玩的時候都跟孩子聊天,這其實也能夠很好的激發孩子的語言系統,在說話的時候稍微慢一些,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有眼神的交流,而且儘可能的是表情要誇張一些。

★孩子半歲之前

要經常叫寶寶的名字,跟孩子一起讀一些小人書,可以跟孩子唱一些童謠。

比如說把孩子抱在膝蓋上的時候,可以說:小小的馬兒慢慢跑。然後抱着孩子快快走的時候,就可以跟孩子說:小小的馬兒快快跑。這樣其實能夠很好的刺激孩子的語言。

★孩子半歲到一歲

孩子這個時候其實會聽一些簡單的話了。

這時候家長要多跟孩子聊天,比如說孩子叫爸的時候就告訴他爸爸,把他想說的詞正確的表達出來,能讓孩子更快的學會說話,教孩子唱一些簡單的歌,當孩子盯着蘋果看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這是蘋果。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曾經說過,在6歲之前兒童能成功的掌握一門語言,從6歲開始,兒童開始學習語言的能力就開始逐漸衰退,這種衰退一直持續到青春期結束。

所以家長在6歲之前一定要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多跟孩子聊天,跟孩子平等的聊天,什麼樣的年齡怎麼跟孩子聊天,大家一定要清楚。當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足夠的刺激,孩子掌握的詞彙量就會更多,那麼孩子以後成為學霸的概率就會更高。#頭條創作挑戰賽#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