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明白:決定“命數”的,永遠都是這幾種心境

所謂“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的指南針,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樣的內心,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你眼前有一座山。毫無閱歷,那就是“看山是山”,覺得這座山也就如此,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有點閱歷,那就是“看山不是山”,你會思考更深層次的真相。

等你的心境逐漸圓滿,那就是“看山還是山”,並沒有以往的幼稚和複雜,只剩下“洗盡鉛華”的淡然和豁達。

這,就是所謂的“三重心境”。我們達到哪一重境界,那我們就會走什麼樣的道路,過什麼樣的日子,享受什麼樣的生活。

老了才明白,決定人這輩子命數的,都是這幾種心境。

一、允許一切發生的心境。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一個人最大的活透,莫過於允許一切事情發生。

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哪怕我們不允許,不接受,不承認,也還是改變不了生活的現實。

比如說失業,單位非要裁掉我們,那我們也沒辦法,只能逆來順受。面對不幸的遭遇,人與人之間的心境差距,就體現出來的。

有的人不能接受失業的現實,就整天借酒消愁,或者怨天尤人,處境愈發不幸。而有的人可以接受失業的現實,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日子依舊平淡、安穩。

何謂允許一切發生?就是說,我們要“順其自然”。自然如何發展,環境有什麼變化,是否遭遇不幸,既然我們無法干涉,那就選擇尊重、接受。

允許一切發生的人,心境都特別積極。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二、和光同塵的心境。

這人跟你的三觀不一致,那你就會排斥他;這個環境的氛圍你不太喜歡,那你就會排斥這個環境。到哪都排斥,你就會成為異類。

“排斥”二字,說明了兩點。首先,矛盾愈發尖銳;其次,無法跟環境中的人與物融為一體。

我們去旅遊,不太喜歡這個地方的環境,那我們旅遊幾天就走了,問題不大。而我們在某個單位上班,如果我們不喜歡這個單位的環境,卻又做不到辭職,那我們不就跟環境格格不入,活得痛苦了嗎?

絕大多數人,包括精英,都沒有選擇環境的權力,只有被環境選擇的份。比如說,你在編製內上班,各種人情世故層出不窮,你不喜歡人情世故,難道就要離開編製內?

沒必要如此。人在江湖,本就身不由己。我們所要做的,並不是排斥一切,而是選擇“和光同塵”,跟身邊的一切人與物,完全交融。

這個環境如何,我們就以這種方式與之相處;那個環境如何,我們就以那種方式與之相處。反正,適應一切環境,才是吃得開,混得好的根源。

三、潛龍勿用的心境。

很喜歡《周易》中的一個詞,潛龍勿用。沒啥實力的時候,要像蛟龍一樣,及時潛在水底,積累實力,等待機會降臨。

潛龍勿用的本質,就是“耐心”。耐得住寂寞的人,跟耐不住寂寞的人,所過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張良四處逃命,中途遇到了大名鼎鼎的黃石公。黃石公考驗張良,張良也通過了考驗,就給了他一本《素書》。

黃石公跟張良說:“讀之可成帝王師。十年後天下大亂,自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張良聽了黃石公的話,就跑到了下邳藏身,還花了十年的時間細細研讀《素書》,才有了後來“運籌帷幄”的謀聖之名。

生活,永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細水長流的。誰能忍受寂寞的折磨,誰能在寂寞當中熬出頭,誰就是生活的贏家。

四、看山還是山的心境。

年輕人看一座山,就覺得這只是一座山,沒有什麼可稀奇的。有點社會閱歷的人看一座山,就會聯想到其他的事,認為這其中有着一定的大道理。

已然活明白的人看一座山,就會覺得山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不需要繁雜,也不需要裝飾,只是保持自然的姿態,便足矣。

這就是“看山還是山”的心境。你特別討厭一個人,一開始你會仇視他,後來你會採取謀略算計他,最後你會對他不在乎,無所謂,接受了他的存在。

隨着一個人逐漸活透,那他的心胸就會變得寬闊,不在乎眼前的取捨得失,而是淡然地接納、承受一切。

這人懂得禮貌,是君子,我們可以接受他;這人總喜歡耍小手段,是小人,我們也可以接受他。因為我們明白,身外的人與物如何,那是無法改變的現實,與其糾結,不如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如何看待我們。一切,都是相互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