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孩子是否愛你?從在這些細節里了,父母可以早點了解下

我們都當做小孩子,也是等長大以後,我們才知道父母的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特別時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兒女不孝敬父母的社會現象,我們才會明白他們的父母可能某方面還是做得不太好的。

張阿姨是國企退休的職工,跟丈夫育有一個女兒,在那個年代,獨生子女是很正常的事情,兩夫妻含辛茹苦的把女兒撫育長大,日子倒也過得非常舒心

怎麼看孩子是否愛你?從在這些細節里了,父母可以早點了解下!

因為自己只有一個女兒,所以兩夫妻就把全身心的熱情都放到了女兒的身上,基本上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任何事情都是滿口的答應下來,也導致了女兒養成比較嬌縱的性格,有時候女兒也會說一些比較過分的話,但是兩夫妻都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就好了。

但是在張阿姨女兒長大以及自己退休之後,問題就慢慢的暴露出來了。張阿姨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心直口快的人,而且對於女兒,傾注了很多的熱情以及心血,所以在女兒慢慢長大後,自己對她的擔心也越來越多,導致女兒就會覺得開始覺得張阿姨很煩,時不時就,跟張阿姨鬧起了脾氣。

後面張阿姨的丈夫突然離世,更加引發了這個家庭巨大的矛盾,因為張阿姨是一個十分喜歡打牌,而且嗓門很大的人,張阿姨女兒覺得媽媽對自己管的太多,而且就是因為自己去打牌,忽略了對父親的照顧,才會導致自己的爸爸突然間離開,對張阿姨也十分的怨恨,通常兩母女一整天都說不上幾句話,對此張阿姨也是有苦說不出。

就在上個月,她們的矛盾就達到了頂峰。張阿姨的女兒新談了男朋友,想要自己跟自己的男朋友出去住,但是張阿姨覺得女孩子在沒有結婚之前,還是要先愛惜自己,但張阿姨的女兒就覺得自己的媽媽關係太多了,不想要讓他干涉,因而引發了很大的爭執,女兒也甩門離開,留下張阿姨都是在家裡抹眼淚

後來,張阿姨的女兒結婚了也把自己的丈夫帶回來,跟張阿姨同住,三個人在同一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但是張阿姨的女兒,對待張阿姨的態度依舊十分的冷淡,張阿姨的女婿卻非常的熱情,想爭當家裡的調和劑,但是一直都沒有見效。

在張阿姨的女兒生了孩子之後,張阿姨這種心情就更加達到了頂峰,因為她想處理好跟女兒之間的關係。咋以前是一個很喜歡唱歌的人,但是因為有咽炎的毛病,後面也不去唱歌了,生活失去了很多的樂趣,她就想着幫自己的女兒去帶孩子,一方面也是減輕女兒的負擔,讓她可以好好的工作,一方面是想在自己退休的這段時間好好的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卻被她女兒很嚴厲的拒絕了

因為家裡面這套單位的房子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呼呼到女兒的名下,相當於張阿姨,實際上是沒有房子的,她女兒就以家裡面太小,住不下為理由,把張阿姨送到養老院去居住,這個消息瞬間讓張阿姨覺得晴天霹靂。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當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懂得去跟孩子溝通,有求必應,導致孩子失去了感恩的意識,反而什麼都懂,只懂得伸手去要,不給就會覺得父母是欠了自己

這個故事給結了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愛,要讓她明白,愛雖然不求回報,但是卻需要回應已經雙方努力付出的,這樣的愛才是正常的,長久的愛。

作為父母,可以不用一直以過來人的口吻跟孩子溝通。除非是原則性,關於是非對錯的問題上面,我們可以以爸爸媽媽的身份區引導、糾正他的做法,使孩子的思想和做法走上正軌。但是平常,我們可以用朋友一樣的身份跟孩子們溝通,區走進他們的內心,孩子也才才會藏開心扉跟我們說話

同時,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懂得用正確的辦法去引導他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幫助、給予,這樣有利於孩子養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同時,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區否定一個孩子,這樣會讓他們十分自卑

總結:古語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何況是人呢?孩子是落到人間的天使,如何教育他,讓他成為一個有溫度,跟父母親近的人,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相處方式。營造和睦快樂的家庭氛圍,人人有愛,何愁萬年沒有萬家燈火的溫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