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寶寶來“充電”,武昌婦幼“媽媽課堂”受追捧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2日訊(記者劉越 通訊員李丹)“寶寶的脾胃就像一個交通系統,各‘軌道’互不干擾、有序流動,就不會發生堵塞。”7月1日下午,12名寶媽齊聚武昌區婦幼保健院中北路院區,參加武昌婦幼聯合湖北省中醫院開辦的“媽媽課堂”小兒推拿培訓班。其中有3名寶媽還帶來了自己的寶寶,打算在課堂上實操學習小兒推拿手法與技巧。

寶媽帶着寶寶來“充電”。長江日報記者劉越 攝

講台上,湖北省中醫院兒科(小兒推拿)的趙熒醫師結合寶寶日常生活場景與常見的小兒疾病,用通俗的語言向在場寶媽介紹中醫小兒推拿手法。講台下,寶媽雷女士不時低頭奮筆疾書,唯恐落下一個知識點;寶媽李黃卓揚則頻繁拿起手機拍照留存“電子筆記”;還有的寶寶自告奮勇上台當“模特”,讓授課醫生作推拿示範……

課堂上,醫生現場示範小兒推拿手法,寶媽們紛紛錄像學習。長江日報記者劉越 攝

“授課醫生是湖北省中醫院的專業團隊,面對面教理論、做實操,花錢都買不到的寶貴機會,不來就虧大了!”寶媽雷女士是“媽媽課堂”的鐵粉,每周上課次次不落。她說,全程跟完這期“媽媽”課堂,5歲的寶寶生點常見病也不會慌了。“前幾天鄰居家的孩子發燒,我一問就知道是積食引起發燒,用‘媽媽課堂’教的‘捏脊’緩解了病情。”

寶媽們在“媽媽課堂”上認真做筆記。長江日報記者劉越 攝

據武昌區婦幼保健院中北路院區負責人介紹,“媽媽課堂”第一期共組織了12場講座,每場的預約名額都很快就被一搶而空。課堂圍繞發熱、咳嗽、鼻炎、睡眠等常見小兒疾病講解中醫推拿基本手法,讓媽媽們可以為孩子們做一些常見病的基礎保健與治療,減少孩子吃藥打針之苦。

“我們也樂於以‘媽媽課堂’的形式加強與居民之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媽媽們真正成為自己孩子的‘家庭保健醫生’,同時發揮中醫價值,發揚中醫文化。”趙熒說。

據悉,為方便轄區婦幼就診,加強三級醫院與基層聯動,切實推動分級診療制度,武昌區婦幼保健院與湖北省中醫院於2021年成立醫聯體單位,由省中醫院中醫兒科派遣專家,每周一三五全天於武昌區婦幼保健院中北路院區坐診,接診範圍包括:小兒厭食、便秘、腹痛、腹瀉、夜啼、鼻炎、反覆呼吸道感染、遺尿、生長發育緩慢等疾病。

【編輯:余麗娜】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