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家教


難管教的孩子,往往思維更活躍,更善於動手,具有創新能力,父母應該為此感到高興。

最近有一位媽媽向我訴苦,她要被自己9歲的兒子小童氣壞了。


因為是暑假,小童每天晚上都很晚才睡覺,因此早晨起得特別晚,有一天快11點半了還沒起,她就叫了小童,可他還是不起,於是她就多叫了孩子幾次。


回籠覺被打擾,小童開始不耐煩了。

放假還不能讓我好好休息!


煩死了,天天讓我學習,不讓多睡一會兒啊!


媽媽也很生氣: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非要把生物鐘打亂。


可小童不僅沒起床,還對她吼了一句:

現在放假,又不是平時!


孩子的頂嘴不止這一次,由於暑假長時間跟孩子呆在一起,她發現最近的小童對她的教導越來越不耐煩。


為什麼我必須聽你的?

你不讓看電視,自己怎麼看手機呢?

你怎麼知道是我乾的?

……


小童的媽媽很擔心,這會兒他還小,將來到了青春期叛逆期,會不會被他氣死?


其實孩子頂嘴並不是個別現象,有調查數據顯示,約佔70%的孩子會頂嘴,而75%的家長認為頂嘴是孩子慢慢長大以後最令人討厭的行為。


在一檔綜藝節目《放學後》中,一對來自重慶的家長坦言自己最大的煩惱:


“頂嘴,是我們家蠻大的一個問題,有時候我和他爸爸兩個人都被孩子氣得啞口無言!”▶每日分享新生兒護理育兒知識點我關注···


在爸爸教他拉小提琴的過程中,成功地將爸爸懟到血壓飆升。

爸爸:姿勢不對。


兒子:你又不會,會把我教壞的。


爸爸:你吃槍葯了。


兒子:你才吃槍葯了。


爸爸:你再給我頂句嘴?


兒子:你再給我頂句嘴呀!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


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


你苦口婆心語重心長,他一大堆理由等着你;


你用長遠眼光替他規劃人生,但在他那裡,這是在侵犯他的人生。


還有的孩子,特別霸道,在家裡壓根就不是頂嘴,簡直是言語壓制,不允許父母說話,尤其可能針對一個人,甚至言語中帶有髒話,父母為了不和孩子一般見識,大多都不搭理孩子,甚至生氣威脅孩子,你再說,我就揍你。


孩子一頂嘴,父母更生氣,就陷入了「怪圈」,開始為了吵架而吵架。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教授曾經有個講座,關於孩子頂嘴,三句話就可以讓孩子不再頂嘴。



1. 爸爸知道你很生氣,但這樣說話是不對的,你先安靜一會,待會咱們再說。


2. 爸爸希望你生氣的時候說,爸爸我不開心了,我不高興了,而不是說,你是個壞爸爸,我討厭你。


3. 當我們外出,而孩子卻賴着不走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寶貝,再過三分鐘我們就出發了,你準備一下。你是想穿紅色的鞋子,還是藍色的鞋子。


平時生活中,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多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少頂嘴了。


可是,面對孩子五花八門的頂嘴,尤其是有習慣頂嘴的孩子,父母除了生氣,還能做點什麼呢?


孩子頂嘴到底想表達什麼?


家長面對孩子頂嘴,除了知道一些制止頂嘴的方式方法,頂嘴的根在什麼地方?


請記住:當孩子和家長頂嘴的時候,就是孩子建立邏輯關係的最佳時期。


正確的引導,猶如一場精彩的辯論比賽,也許有勝負,但雙方都收穫很多。


如何讓頂嘴有教育意義


很多媽媽也接受孩子頂嘴,可如何才能讓頂嘴做到有教育意義?


現實中,很多媽媽其實非常明白,接受孩子的頂嘴,不去與之爭吵,善於傾聽,哪怕是孩子的歪理一大堆,照單全收,不去反駁。


可是,孩子在成長中,如果不進行正確的引導,聽之任之,頂嘴就會變本加厲。


拋開和媽媽頂嘴,是忤逆家長意願的不敬行為來看,頂嘴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還記得一場精彩辯論么?這其實都是相互在發現問題,並且頂回去,總這個角度講,我們的孩子是從小就開始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因此,在爭辯的過程中,如果孩子能將自己想表達的事情總結歸納後,告訴媽媽。

再將媽媽說的大道理運用的自己的個人情況。


這樣的思維訓練,非常有助於孩子邏輯的建立和發展。


當孩子反對媽媽的意見時,首先,說明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意願,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表現,他們知道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其次,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時,他們對自己有更高的認同感,增加了自信心。最後,孩子與媽媽頂嘴,是需要反駁媽媽的觀點,已經陳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更好的建立自己的邏輯關係,同時也鍛煉了語言的組織能力。


作為父母,要留心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關心,即便是在頂嘴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成長了,也可以表揚一樣,但要區別孩子的無意義頂嘴、罵人、威脅等不好的頂嘴,這個要批評。▶每日分享新生兒護理育兒知識點我關注···


正確的頂嘴方式


正確的頂嘴方式,可以讓孩子成長,讓家長不生氣,讓圍觀者欽佩。


並不是所有的頂嘴,都可以讓孩子從中獲益。讓孩子的頂嘴建立邏輯關係,是需要家長的協助才能完成的。


在頂嘴時,最容易的錯誤點有以下幾個。


情緒:


通常當孩子頂嘴時,家長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啦。原因也很簡單,自己是生你養你的,你還敢頂嘴?但其實家長內心是覺得當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感到羞辱,這種情緒很複雜,所以很容易浪費掉一次幫助孩子建立邏輯關係的機會,轉而變為直接懲罰和制止。


所以,家長需要就事論事,用以理說理的方式,而不是使用暴力來顯示自己的權威。


言行一致:


很多家長吵歸吵,吵完繼續按原套。


打個比方,很多孩子喜歡看手機,玩手機,不愛看書,媽媽教育他們說:如果不好好地看書學習,你這個周末就別想看手機玩手機了,孩子是滿口答應,不看書了,代價只是周末不看手機了,內心想,可是還可以看電視和玩玩具。可是媽媽只是想拿孩子不看手機威脅,誘導孩子看書。


可真的就這麼放下之後,媽媽又會覺得這段時間不白白浪費了,事後又會反悔,不如這樣,你看書學習,允許玩手機。▶每日分享新生兒護理育兒知識點我關注···


看似是一種變通,其實不然,孩子邏輯的建立是通過不看手機,但玩玩具的試探逐步建立的。媽媽因為一個不正確的引導,導致自己被將軍將在那裡。


如何解決呢?言行一致,接下來,媽媽需要遵守承諾,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建立正確的邏輯關係,也能讓媽媽以後說的話更有信服力。不然,就都成詭辯了。


如何減少無效頂嘴


如果真的頂嘴頂煩了,如何減少無效、無聊的頂嘴?


1、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如果父母自己都時常跟愛人頂嘴,與鄰居,與老人,與同事,那想讓孩子少頂嘴,難度可想而知。以身作則,遇到長輩時言行尊重,還有樣學樣。



2、減少溺愛,發現缺點不慣着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愛的害處。如果真是因為溺愛造成孩子頂嘴,那隻能是從治根開始。只有把對孩子溺愛的氛圍驅除了,頂嘴現象才能減少。


3、營造民主的家庭氣氛


為了讓孩子有話可以輕鬆講出來,做父母的不應該時刻以權威自居。不妨在家裡營造出足夠的民主氣氛,誰說得有理就聽誰的,並且鼓勵孩子隨時講出自己的感受,隨時化解孩子的委屈。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私信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